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實質總薪近6萬上班族無感 一張表看懂薪資名目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05-15

瀏覽數 48,500+

實質總薪近6萬上班族無感 一張表看懂薪資名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行政措施提升薪資 學者:治標不治本

主計總處發布,今年第一季實質總薪資每月59,852元,創歷史新高。但學者指出,實質總薪資除了薪水,還包括年節、年終獎金;但獎金今年有、明年未必有,數字高低每年也可能各不同,政府公布這個數字,實質意義不大,也與一般上班族的感受差距很遠。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所謂實質總薪資,除了企業支付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即一般慣稱的月薪)之外,還有紅利、績效、年節及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但薪資和獎金不一樣,他認為,兩者應該分開看。

孫明德說,因為企業發獎金可能今年有、明年沒有,或者今年好、明年未必這麼好。他強調,實質總薪資創下歷史新高,未必反映出台灣員工的薪資成長。

孫明德指出,一般上班族是希望經常性薪資更高,若經常性薪資創新高,才會比較有說服力。

元大寶華經濟研究所院長梁國源說,低薪問題眾所周知,政府要先認清經濟體系的運作方式,進而設法解決所得分配不均;倘若只靠行政措施提升薪資,只是治標不治本,台灣還有出口、消費、投資等結構性問題,等著執政者嚴肅面對。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指出,現行基本工資未反映勞工的真實薪資,雖調高了基本工資,但一般勞工薪水沒有往上調是沒有用的,政府應想辦法讓企業真正的替勞工加薪。

邱駿彥還說,調高基本工資對台灣勞工平均薪水還可能有反效果。時薪往上調,例如雇主可能會減少雇用部分工時勞工的意願,恐對部分工時勞工造成影響。

實質總薪近6萬上班族無感 一張表看懂薪資名目_img_1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本文轉載自2018.5.1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