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靜空間、滿室的花香,初入這間坪數不大的小花店裡,你觸目所及盡是清新典雅的浪漫,她的花藝有著藝術品般的別緻,獨特為不同個性客人打造的作品,點綴出她細細呵護的用心,縱使並非出身本行、學生時期也未鑽研藝術,但藉著滿腔熱血和對花花草草獨特的情感,她努力自學,綻放芬芳的一片天。
擁有開朗、和藹個性的孫鳳聲,帶給許多客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那陽光般的笑容和親切嗓音,彷彿家人般的關懷、悉心呵護的問好,她是街坊鄰里最喜歡聊天的對象;曾經在喜馬拉雅山生活、淬鍊的陶冶,讓她決定把大地森林之間的原始帶回,這間充滿高山森林氣息的花店,成了安駐忘憂的情懷。
她分享,童年時,最喜歡等爸爸下班回家,一起到頂樓種花種菜,像草莓、石榴、桃子都是種花盆內,不施任何農藥或肥料,雖然長的不好看,但這樣的過程卻其樂無比,奠定她喜愛大自然的初衷。
本行從事保險、為了夢想開花店
五專主修電子科、二技繼續就讀資訊管理畢業後,孫鳳聲曾經在電子業工作了7年的時間;2005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意外,她母親因為嚴重的腦骨折而必須面臨全天候的照護,為此,她毅然決然辭去原本的工作,轉而從事上班時間十分自由的保險業,一來是可以方便照顧母親,也能利用更多的時間,做些自己喜歡的事物。
孫鳳聲說,當年,她常會為法會或寺廟活動擔任插花義工,這一做就是十年的時間,常常在買花的同時,一直請教內湖批發花商花的個性與如何照顧,慢慢對花有深厚的情誼,平時則紀錄植物養殖實驗與對照的結果,開店至今,她還獲得美國芝加哥花藝設計學院教授證。
在喜馬拉雅山頭 感受自然的純粹
談到當初開店的初衷,她分享,是在保險公司時透過介紹認識了一位仁波切,上了一小段時間的佛學課程,很剛好的遇到這800年的歷史傳承──每隔12年的龍年與馬年都要回到尼泊爾(Nepal)祖寺去繞行聖山與各村落弘法,於是在2012年和2014年,她也跟著上喜馬拉雅山了,在海拔5000公尺的原始山脈與森林間,體會生命的純粹。
她笑說,那些日子裡,光走路就可以走到失去信心,沒有水電瓦斯、沒有網路、沒有廚房和廁所,所謂的「家」只是用石頭堆疊出的架構,村民一家人生活起居就是圍著一個爐炕,坐躺在經年累月的古董地墊上,而且可能幾年都沒洗,所以同居者會有跳蚤、蒼蠅、田鼠等。
在高海拔地區,種不出青翠幼嫩的青菜水果,每天的食物材料只有馬鈴薯、青稞麵粉製品、酥油茶、咖哩;大約只能半個月趁著大太陽時在河邊擦澡,水源取得不易、入夜後又是寒風刺骨的低溫,「到這樣的地方,只能抱著一種心態,到什麼地方就是把自己當成當地人,這樣才容易調適。」
「在村落舉行法會時,我都會在山野間,採取隨手可得的花草或香料,插在杯子裡做出小小的桌花,為師父與菩薩增添香花供養。」
孫鳳聲分享,那兒的天空與大地之間,是一種絕對的白與藍與綠,人們總能在森林裡與野鹿、馬相遇,在原野與深谷間與花邂逅,深夜望著夜空,是月輪高升、星空銀河的美景,「當人心與萬物與信仰共存,我總覺得是一種善良與世無爭、簡簡單單、沒有愛恨情仇的人間天堂。」
原始的陶冶 讓她決定把美好帶回家鄉
回過頭來、再次踏入了都市的塵囂,她才決定把那樣的美好帶回台灣,以自身最熱愛的花朵,妝點每一個幸福的角落,這也是「鳳之聲花藝設計」的開端。也因此,除了一般送禮用花束外,她還接展覽、公共空間的佈置等。
與一般花店極大的不同,是孫鳳聲在設計每次不同的作品之前,都會先詢問客人想送禮之對象的外在、個性,這是她為了打造獨特風格創造下的客製化巧思,「每次遇到的客戶,我會先問想送花的對象是誰、為了什麼事而送,對方的個性或興趣喜好,再把這些元素加進作品裡。」
她形容,「我有時候會做白日夢、天馬行空、會幻想很多不同的世界,例如把精靈世界、獨角獸森林微縮到手掌大的盆景裡,然後自己看了還會傻笑。」
從無到有 不斷從錯中學
孫鳳聲也坦言,其實開花店一開始,只是憑著一股衝動、願景還有朋友支持就開了,完全沒做過市場調查、不會算成本,有時候不熟的項目還做的很醜,常遇到生意不穩定,起落幅度很大,心中真的非常慌張。
好比說,她曾經想要試著模仿別人的風格、特色,但因為畢竟不是自己擅長的東西,「什麼都想做,結果愈搞愈複雜!」後來花了半年,才找到自己法式、森林的特質,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她的店內,妳看不到一般花店會用來保鮮花期而使用的冰箱,「因為我不喜歡囤貨、不想要冰花,畢竟溫差太大會使得花比較容易死。」因此,店內以少量、充足的花材為主,只要有空,就會去花市挑選喜歡的花朵。
她笑說,以前因為不懂得做生意的細節,不了解要記帳、計算成本、如何將作品商品化、研發裝置藝術作品等眉眉角角,「那時候賣不完,花死了就只能丟掉,常常所有的花只賣掉1/3,其它的2/3通通是浪費。」
開店的前兩年,她每天幾乎工作到半夜、自己利用所學設計網站、海報文宣,耕耘網路媒體,導致常常凌晨四點回家、八點又出門繼續工作,但她卻還是樂此不疲。
現在的她,不僅對每一朵花的個性與習性瞭若指掌,在花語的搭配和顏色的拼貼上,也能迸發令人驚艷的感受,因此怎麼養殖、實驗、活多久、支撐多久,她都會依照不同的特性、風向、陽光、濕度、水分作筆記,也教導客人最適切的保存方法,像是放保鮮劑、切口的處理、葉子的清潔等,「對於送出禮物的人來說,可以存的比較長久,也能讓這份快樂不斷持續。」
她期待他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彷彿就能感受到在高山上無憂無慮的幸福。
(部分圖片提供:鳳之聲花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