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向自己「認錯」 李驥尋回最真實的自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4-26

瀏覽數 27,100+

向自己「認錯」 李驥尋回最真實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注意自己的心念,做回真實的自己

從前,我通常是為了解決一堂課的問題而學習——這樣的學習,僅能獲得一堂課微小的快樂,離開學校後還是不知所措;就像學生好不容易獲取高分後,卻發現行為沒有做好,知識也沒有學會,就學會考試而已,往後的痛苦就有無法想像的長。想到這,我覺醒了——自己為什麼會走這麼多的彎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沒有立定志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在營隊歸來後,我陸續學習佛法與心靈提升的相關課程,開始有比較細微卻很奇妙的改變——我開始嘗試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活。曾經站在舞臺上的我看似一直逃避藝人的身份,實際上內心從來沒有放棄以自己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得到肯定才能確認自己的價值,失去掌聲便開始累積怨懟。我慢慢將正向的想法放在心裡,儘管做不到也隨時隨地用學習到的智慧來思考問題,並且開始懂得為生命訂定較為長遠的目標。

我也試著反省自己這一生。

過去,我只想著如何贏過別人,或是從別人身上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站得比別人更高,一直追求理想中的快樂。或許,我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做到,不知不覺中,長養了自己的驕慢心。從前,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法跟笨的人說話!」我不喜歡和笨的人工作,因為太沒效率。明明事情能很快做完,他還在那邊兜圈子,與其這樣,還不如乾脆我來做好了!

我總認為:我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我。我不喜歡讓笨的人認識,也覺得沒有必要被別人理解。這樣的個性反映在生活中,便很容易注意到別人需要幫忙,但當我出手幫忙別人時,心裡卻不由自主地想著:「唉,你怎麼那麼笨,我來幫你做。」雖然表面上是幫忙了別人,卻不知道自己的傲慢也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這樣的情況,也常發生在我與妻子的相處上。

我的妻子竟芳年紀小我很多,加上她的個性比較依賴,因此,多數的時候,我照顧她的機會比較多。婚後,擔任老師的我,總習慣指出別人的錯誤,特別是面對親密的人,指責往往毫不留情、不加修飾,這讓她感到極度挫折。也因此,我們剛結婚的前兩、三年,夫妻關係很緊張。

後來,竟芳受到我二姐的影響,也跟我一起參與了心靈成長與佛法的相關課程。我們的關係就漸漸起了化學變化。我不喜歡和人聊天,有時候甚至連竟芳都會不知道要和我聊什麼內容。但隨著我們兩人學習佛法智慧的時間越來越長,相處的感覺便逐漸輕鬆而親密了起來,共同的話題多了,爭吵的次數則慢慢減少了。每次與她討論到佛法內涵時,就彷彿找到開啟話匣子的鑰匙,個性相異甚大的我們,慢慢找到相處的平衡點與共通點。

有一次,竟芳忽然問我:「你知道你走路很快嗎?」我說:「我不喜歡慢,我喜歡以最快的速度從這頭到達那一頭,我走快一點還可以邊思考。」竟芳竟然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你知不知道,當你走路很快的時候就是在做一個發瞋心的前行(準備)。」

仔細一想:是啊!當我看見別人兩人並排走在路上時,心中真的很常升起:「你們難道不知道有人要趕路嗎?」的怒火。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這時,我才醒悟到:原來走路的過程也是一種修行。一旦你沒有關注他人,只注意你的目的地時,就會對路上走得慢擋在自己前面的人生氣。

此後,我開始在走路時,一步、一步地注意自己的心念。時常反思著:我為什麼要到這裡?這是否是我終極要去的地方?

有一天,竟芳不經意的和我說:「我覺得,你的表情變得越來越和善,臉上的線條變得柔和了。」我想,自己原先應該是個看起來很嚴肅的人——因為我從心底排斥和別人講話;但一旦站上講台,又像換上戲服、戴上嘻皮搞怪面具的小丑,以浮誇的肢體和過去的學經歷,博取觀眾讚嘆的掌聲。

時光飛逝,走過十多年荒唐的歲月,今日的我很慶幸自己能在半百之際接觸佛法,懂得用更寬廣的思路面對問題,懂得用更柔和的態度與人相處。

談到與家人的相處,也總免不了讓我想到已過世的父親。每次想到不曾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好好表達自己對他的情感與敬意,就覺得十分懊惱。由於我和父親都是十分寡言的人,所以相處時很少對話,不過,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對我的關懷。從前,我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多回家時,他一定還沒睡覺,我知道他就是等著我,要看著我平安回到家才肯睡。而餐桌上,也總是有他為我準備好的一份消夜。遺憾的是,父親與我之間的交流就只有這樣。

值得慶幸的是,我在工作上還算有一些讓父親引以為傲的成就,他總會以我為榮地和他人訴說著我的種種。還記得有次銷售人員打電話到家裡,父親不在,於是我接起電話,電話那頭問:「請問李先生在家嗎?」我聽到「李先生」就知道他不是找我,因為我比較年輕。我回說:「他們出去了。」沒想到,那位銷售員就說:「喔,你就是那個……很棒啊!我是賣保健食品的人,你父親對我說,他兒子很辛苦,想幫他買個保健食品,你父親真的好關心你啊!」當下,我聽到後不知如何反應,只說了:「是,是,是。」就掛上電話。現在想起來,沒有即時的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愛,沒有即時的向父親說出自己的感謝,真的很遺憾。

學習佛法後,我開始比較認真地反省自己個性上的缺失。以前的我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一而再、再而三地冷眼看待家人對我的愛。即便我從事教育工作,卻不曾用所學幫助父母了解苦樂的真相。現在回頭再看,會覺得很多事情真的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就去做,特別是對家人的愛。

向自己「認錯」 李驥尋回最真實的自己_img_1

本文節錄自:《當冬日來臨,我聽見花開的聲音》一書,福智文化編輯室著,福智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