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郭台銘:不能忘記反省與學習每次天災帶來的教訓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4-20

瀏覽數 14,950+

郭台銘:不能忘記反省與學習每次天災帶來的教訓
 

姚女士在今年鴻海年終園遊會時遇到我,告知她將出版這本關於三一一日本地震的新書,由於她採訪過程中得知當年我和鴻海公司透過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捐款七億日幣,參與重建了受創嚴重的志津川醫院,醫院三一一當天受海嘯襲擊,四樓以下的病患及職員全部喪生,然而醫護人員在當地臨時搭蓋的醫院工作,堅持了四年多,終於等到如今命名為「南三陸醫院」啓用,設備新穎,收費低,充分發揮了醫療在災區的力量,聽到這個進展,令我十分欣慰也很感激,感謝紅十字會及所有為重建工作付出的人們,也感謝更多其它捐款者才能一起讓醫院重生。

「到底要如何看待災害帶來的傷害呢?是沉浸在痛苦裹,還是把原來無法接受的情感,轉化為讓自己可以接受呢?人的復原能力,真的不可思議。」這是作者姚女士在本書採訪對象中的一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因為在我自己的人生中也經歷無法掙脫的悲傷,傷痛不會遺忘,但卻能轉化,成為力量。在這本書中記錄了許多日本三一一地震後重建,重生的故事,像是書中引用莎士比亞的話——窮途末路開始打造更美好的生活,透過姚女士的文字,看見了重創福島的新生之路。

新生的福島有日本國家級計劃的科技投資,發展福島機器人試驗場地,鴻海公司也實地派人考察過,不管是災害用機器人,輻射相關研究項目,先進醫療研發,福島也宣告二○四○年實現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積極投入各式再生能源的發展,除了用高端產業為福島找回尊嚴,書中提到一瓶「水蜜桃的眼淚」的福島日本酒,在第一年推出就熱賣三萬瓶,更是一個化悲憤為挑戰,逆轉勝的小農案例。

天災從不選擇我們準備好的時間降臨,記憶應該遺忘無法承受的傷痛,但卻不能忘記反省與學習每次天災帶來的教訓,姚女士採訪這些劫後餘生、曾經絕望的人站起來向前邁進的故事,以及了解日本政府及民間在災後如何從各種面向重建等內容,非常值得閱讀,學習與反思。

中華民國一○七年三月三日

文:鴻海科技集團總裁暨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攝影:張智傑

郭台銘:不能忘記反省與學習每次天災帶來的教訓_img_1

本文是《地獄是可以克服的:一個台灣記者的311日本東北紀行》一書推薦序,此書由姚巧梅著,蔚藍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