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生活的能力更重要-曉明女中

徐子婷
user

徐子婷

1996-07-15

瀏覽數 31,600+

生活的能力更重要-曉明女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6 / 8月號雜誌 競爭之變──異業競爭異業結盟

「推行倫理教育是輔導學生對生命做深層的碰觸,懂得該怎麼做一個人。讓年輕孩子了解到,正確的價值觀應該是事物本身的價值而非價格,生命申重要的應該是生活而非成績。」

   --曉明女中校長劉瑞瓊修女

在社會傳統印象裡,私立高中可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一種代表著升學至上的貴族學校,另一種則是「龍蛇雜處」的「放牛班」學校。但是位於台中的曉明女中,卻打破了這種刻板形象。

在中部地區以升學率而論,曉明女中和台中女中相較之下,可謂不遑多讓。但若以為這是靠填鴨、惡補而來,就可能是一種誤解。曉明女中即使是高三學生,一樣是每天八節課、五點放學。放學後的排球場上,兩位戴著眼鏡、穿著制服的高三生在排球場上一遍一遍練著發球,因為這學期的體育課還要考排球。

根據教育部規定,不論公私立學校,教學正常化應該是每一間高中所必須遵循的。雖然不是大多數高中都能做到這一點,但曉明最大的特色,不僅止於它的「正常」教學,而是在於其特有的「倫理課」。倫理課並非教育部部定課程,所以曾經被教育主管機關在評鑑上提出質疑,但是到了八十二學年度,原本持保留態度的主管機關開始委託該校,為全省高中職較長、訓導及輔導人員舉辦「倫理教育研習」。

活的倫理

每週一節的倫理課,依學生不同的年紀,每一個年級規畫不同的主題。分別是「了解喜愛生命及發揮潛能」、「環境教育與生活規畫」,及「兩性教育、交友與婚姻」。

高三的倫理課在講到關於交友的問題時,會先做簡單的性向測驗,然後利用投影片,依據測驗結果分為六種不同談戀愛的類型。正逢荳蔻年華的年輕學生,聽得是津津有味,還不時被老師的形容詞逗笑。講到其中一類「奉獻愛」時,說到這類人談起戀愛來,一心一意、不求回報,像是……,立刻有學生調皮地接口說道:「像修女一樣!」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連老師也忍俊不住。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校長劉瑞瓊修女說,雖然曉明女中是教會學校,倫理課並不因此而帶有太多宗教色彩。開設倫理課的目的,是有感於社會道德低落、學生生活富裕,而升學的壓力讓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當初為了不妨礙高三學生念書,本來三年級的倫理課是隔週上,後來在學生的要求之下,又改為每週一節課的方式。

為了不讓倫理課淪為說教,學校設計以電影欣賞讓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在談到婚前性行為時,會看「當哈利碰上莎莉」,同儕關係就看「油炸綠蕃茄」。看勞勃瑞福導演的「大河戀」討論環保議題,如果講婚姻與家庭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就會選擇讓學生觀看「巴黎來的私生子」。

生活能力比常識重要

而配合每一個年級的不同主題,也會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安排學生到精神療養院,親身接觸病人,去醫院感受生老病死。而為了使學生能真正了解到垃圾分類、減量,與回收的重要,甚至讓學生親身至垃圾場參觀。

在學生即將面臨聯考時,除了教學生如何利用時間、選填志願,還會「未雨綢繆」的告訴學生如何面對挫敗「因為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一折就會斷。」劉瑞瓊修女說出她的顧慮。

同時為了幫助高三學生在聯考的壓力下,能夠維持一定的身心平衡,還特地為三年級學生設計「乾爹乾媽」的認輔制度。每位三年級學生,都可以找學校的任何一位老師認其為乾爹或乾媽。一旦有生活、學業上的問題或困擾,就能夠直接找這些熟識的老師商談。

高三的模擬考才剛考完,一位高三學生王丹孚來輔導室找「乾媽」談學業問題。她開朗地說,因為還沒有想好要邀填哪些科系,才來找乾媽商量。她住在南投,高中考上曉明女中,但是一點也不覺得有很大的功課壓力 「因為成績單只有排前十名的名次,其他的連總分都沒有算出來。」有著圓圓笑臉的王丹孚認為,其正的壓力只會來自對自己的要求。

天主教的教會學校曉明女中,雖然全校連國中部總共兩千兩百名學生中,真正的教友不超過一百人。但是學校相信每個學生都是「上帝唯一的女兒」,把生活教育當作是一輩子的事,決定要教學生終身可以用到的能力,因為「生活的能力比常識更為重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