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晚年與孤獨作伴 繪本大師桑達克:好好過人生!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3-05

瀏覽數 15,750+

晚年與孤獨作伴 繪本大師桑達克:好好過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複雜性情的人也難抵擋 

先前泰瑞訪談知名童書繪本作家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憑同理心提問得到精采的訪談成果。

桑達克是《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的作者,他以複雜性情聞名,擅長把陰暗現實轉化為兒童的歡樂冒險,充滿天馬行空的奔放創意,公開宣稱是無神論者,時常自省,直到晚年才出櫃。二○一一年九月,新英格蘭剛入秋,桑達克跟泰瑞進行電話訪談,這時的他八十三歲,健康每況愈下,伴侶不在人世,只得與孤獨作伴。不過他剛出版《糊塗的阿爾蒂》(Bumble-Ardy),描述小豬阿爾蒂在九歲生日那天替自己辦了生平第一場慶生會,故事內容在談成熟長大與保持年輕,在談慶祝與派對,在談愛與救贖。泰瑞先前多次訪問過桑達克,兩人認識多年,他很信任她,而她這次訪談的語氣時時流露關愛。

她恭喜他出了新書,簡單的問:「你最近過得怎麼樣?」

桑達克語帶疲憊與無奈,對她坦言:「不是很好,畢竟我很老了。」

接著講到他仍在工作,但是否出書不復重要,餘下的時光「只有孤獨一人」。他講起出版社發行人過世了,發行人的太太也過世了,因此曾淚流滿面,不得不面對這件事,可是非常非常難。

提問可以是一門藝術。泰瑞聽到桑達克的孤單寂寞,感到他的死期將至,所提的下一個問題巧妙而直接。

泰瑞:「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怎麼比很多你所愛的人活得長?」

桑達克:「當然。而且我不相信死後的世界,不相信來生,所以他們死了就死了,離開了我的人生,永永遠遠離開。只剩空無,空無,空無。」

泰瑞明白朋友的死亡會考驗信念。她知道桑達克不信上帝,排拒宗教,但她仍好如今他在思及自己的死亡時,是否有任何趨向宗教的感懷。

泰瑞問:「你還是堅持無神論嗎?」

桑達克回答:「對啊,我沒有為年老發愁。我沒有為必然的結果發愁。我只是看到朋友先我一步離去,生命變得空洞,所以掉下眼淚。」他看著窗外的百年楓樹:「我能看見楓樹有多美,能花很多時間看見楓樹有多美。這是年老的好處。」

之後泰瑞向桑達克道謝,準備替訪談收尾,沒想到兩人的對話卻柳暗花明來到高潮。她聽見言外之意,察覺他梳理想法的語調,於是靜候他的回答。

泰瑞:「我很高興我們有這個對談的機會。當我聽到你要推出新書,我就想這是很好的理由…….可以打給莫里斯.桑達克聊一聊。」

桑達克:「對,我們一向是這樣吧?」

泰瑞:「對,沒錯。」

桑達克:「我們過去一向是這樣。」

泰瑞:「是啊!」

桑達克:「感謝上天,我們現在還能這樣。」

泰瑞:「是。」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桑達克:「而且我幾乎一定會比妳先走,所以不必想念妳。」

泰瑞:「噢,這個…….」

桑達克:「而且我不知道還會不會創作下一本書。也許會。但這不重要。我是個快樂的老頭,但我會在往墳墓的一路上哭泣。」

泰瑞:「不過我很高興你推出新書,很高興我們有機會聊聊。」

桑達克:「我也是。」

泰瑞:「祝你一切安好。」

桑達克:「祝妳一切安好。好好過人生,好好過人生,好好過人生。」

桑達克在他最孤獨的地方,直視人們註定面對的生命終局,言詞間幾乎流露詩意。

泰瑞說這是她所做過極其真情流露的訪談。

「那場訪談打中我的地方,在於他打開那扇我根本沒敲的門,暢談那些我連父母臨終前都覺得對他們難以啟齒的問題。」泰瑞拾起桑達克的線索,跟著他的思路,溫柔提問,在大概不經意間對他設身處地─ 孤單、脆弱與赤裸。她提出困難的問題,對任何回答來者不拒,對所有回應洗耳恭聽,然後再提出更多問題。

「這就是訪談的重點。」泰瑞解釋:「你有一個特別的目的,那就是往深處鑽,直探一個人的本質。」

無論你是電臺主持人、朋友、憂心的伴侶或受信任的同事,同理型問題能帶來發現與驚奇,有助深入挖掘與換位思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觸及非常隱私的部分,變得艱難痛苦。同理心對話有賴耐心、技巧與專注聆聽。泰瑞尋求一個人揭開內心的時刻,聽見情緒、內在想法與對人類處境的表達,聽見反思、認知或開誠布公前的停頓,等待先前不為人知但發人深省的故事浮現。

她創造我所謂親密的疏離(intimate distance)。一方面,她擅長營造親密感,對來賓展現明顯的好奇,所提問題反應人性的複雜與脆弱,更顯出對來賓真切的在乎;另一方面,她的疏離則來自往後坐,不下評斷,讓沉默持續,維持局外人的眼光。基於親密的疏離,泰瑞既可以投入情緒,又不至受情緒所囿,喪失旁觀的超然。

桑達克在受訪後的八個月辭世。

桑達克在《糊塗的阿爾蒂》之後,還出版另一本新書,但若論哪部作品最呼應他自己的人生旅程,終歸是他最知名傑作《野獸國》裡的文句。

現在我正拿著這本書。書皮殘破老舊,整本幾乎快散掉了。在孩子還小時,我為他們念過這故事非常多遍,如今閉上眼睛就能感覺到他們,懷抱天真與驚奇,依偎在年輕的我旁邊。如今我看見這趟旅程,走完好大一半。

《野獸國》講述小男孩阿奇的故事。他喜歡冒險,有一天頑皮地穿上野狼外套,乘著他的私人小船來到野獸國。後來當他覺得該是時候回家了,他「航行了一年多,一月復一月,一天又一天,終於回到那天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間看見晚餐在桌上等他…….而且還是熱的。」

在訪談時,桑達克正是向泰瑞傳達這種對時空的概念,對旅程的體悟。哪個小孩不會發揮想像,跟小好奇心有戚戚焉呢?

晚年與孤獨作伴 繪本大師桑達克:好好過人生!_img_1

本文節錄自:《精準提問的力量》一書,法蘭克.賽斯諾(Frank Sesno)著,林力敏譯,三采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