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年第五度拿下彭博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冠軍,此次冬奧,更一口氣推出許多未來科技,吸引全球目光。
歡迎來到未來!造訪2018年平昌冬奧的旅客,一定驚嘆連連,因為機器人、5G、無人車等尚未普及的新科技,已提前現身。
這次韓國舉辦冬奧,趁機向全世界展現了ICT實力,創造不少個「第一」。包括首次測試5G連網技術、大規模蒐集運動員數據、廣泛使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翻譯等。
做為資通訊大國,韓國特別注重科技發展。今年彭博(Bloomberg)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便由韓國奪冠,超越瑞典、新加坡等國。這已是韓國自2014年起,連續五年蟬聯榜首,在研發力度、高附加值製造業和專利發明方面領先各國。
韓國相當重視「創新」。去年,韓國研發經費達20兆韓元(約台幣5410億元),約占政府預算的5%。朴槿惠任總統時,於2013年3月成立「未來創造科學部」(現改名為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發展創意經濟,希望結合創意、想像力、ICT技術的創新資產。
同時,韓國政策向來具延續性,不因政權輪替有大幅更動。接任朴槿惠的文在寅,同樣強調科技,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誓言打造智慧、創新和創業韓國,並成立直屬總統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委員會。
實際研發成果由韓國各大企業在此次冬奧中,向世界展現。來看看《遠見》為讀者整理的平昌冬奧科技亮點吧!
高速鐵路京江線 時速300公里子彈列車
過去首爾到平昌需要坐3小時的火車。韓國政府特別興建高速鐵路京江線,於去年11月底通車後,時間縮短至80分鐘,時速可達300公里。
機場機器人 提供諮詢還兼打掃工
「是機器人耶!」冬奧期間,旅客一到仁川機場,LG的機器人隨即迎上前,提供旅遊諮詢服務,還會自動清理環境。
在機場等待班機的旅客金度延(Kim Du-yeon,音譯),原本要拿出自己的手機充電線,此時機器人直接領他到公用充電處,「謝謝機器人,讓我更方便,」他說。
除了仁川機場外,冬奧會場也設置了85個、11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
在新聞中心裡,會看到機器人如同小幫手般,自動清理環境,並提供翻譯、遞茶水等服務。
令人意外的是,去年底韓國境內的聖火傳遞之旅,7500位火炬手中,機器人居然也是其中的一員。
那是由韓國尖端科技研究所(Kore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研發的DRC-HUBO救難機器人,曾贏得2015年DARPA機器人挑戰賽(DRC)冠軍。
DRC-HUBO接下火炬後,行走了20公尺,接著被一堵安排好的牆擋住去路,只見DRC-HUBO伸出右手,鑿開那道牆,展現救難能力。
韓國致力機器人研發已久,這股機器人風,近日還和文化融合,延伸到戲劇上,播畢不久的電視劇《不是機器人啊》,極受觀眾歡迎。
無人車亮相 從首爾奔馳到平昌
平昌冬奧前,文在寅已先試乘現代汽車研發的自駕車NEXO FCEVs。兩天後,現代汽車也派了五輛NEXO FCEVs,從首都首爾行駛到平昌,共190公里。
此款無人車為SAE自駕車等級裡的Level 4,代表在大部分的環境中,都能採行自駕模式。NEXO FCEVs預計2021年上路,一旦5G連網實現,現代汽車預計帶給乘客更多娛樂,讓乘客在車上不駕駛、改找樂子。
人工智慧應用 翻譯App會說29種語言
為了迎接冬奧期間大批觀光客,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推出自動翻譯App「Genie Talk」,能將韓文即時翻譯為英、中、日等29種語言,讓遊客不必為語言不通煩惱,深受歡迎。
智慧運動衣 即時監測選手數據
三星提供兩名荷蘭的競速滑冰選手「智慧運動衣」,由荷蘭三星研發。
智慧衣上裝有感測器,選手的各項身體數據,能夠即時傳送給教練,而三星智慧型手機裡的軟體,會根據選手的姿勢,加以分析,再將教練提供的建議,上傳到選手配帶的手環上,協助選手改進。
但這款智慧運動衣只能在訓練時穿,正式比賽穿戴,會被視為作弊。
虛擬實境 模擬賽事體驗競速快感
冬奧轉播的虛擬實境(VR)技術,為英特爾的「TrueVR」,讓無法與會的觀眾,有機會一睹現場盛況。
在三星展館的VR體驗區,遊客也能過過選手的癮,排隊人潮甚至比欣賞賽事的觀眾還多。
只要戴上VR裝置,觀眾就能一嘗俯式冰橇、單板滑雪選手的滋味。
5G超高速網路 創造全新影音享受
韓國電信與英特爾、三星合作,在平昌、江陵一帶,總計鋪設超過1萬1000公里的通話和電視轉播線路,首度展示了5G的運營和技術。
韓國電信在花式滑冰場架設了100台攝影機,觀眾只要使用三星提供、可支持5G的平板電腦(共200台),便能夠360度自由選擇角度,盡情欣賞運動員的英姿,或即時切換到休息室、等待區。
「我們提供全新的觀賞經驗,」韓國電信公司無線網路營運部部長歐頌模(Oh Sung-mok,音譯)表示,這是民眾第一次能夠使用5G的超高速網路服務。
(圖/台灣三星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