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

台灣拜耳攜手年輕世代 尋求高齡化社會解決方案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8-02-06

瀏覽數 18,650+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老年人口今年將超過14%,預計2026年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失衡問題與扶養比問題不斷擴大,引起台灣拜耳公司的注意。

長期以「科技優化生活」(Science for a better life)為企業使命的台灣拜耳,一向關注人類健康、農村老化、伴侶動物等新世代議題。今年特別推出「台灣拜耳創新獎」(Bayer Taiwan Innovation Award),希望透過攜手青年學子的創意發想,共同為台灣高齡化社會找尋解決方案。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_img_1

拜耳大中華區總裁朱麗仙表示,「創新是拜耳的DNA,我們是一間擁有超過150年悠久歷史的公司,沒有創新我們無法達成永續,因此我們致力追求與時俱進的創新。」創新精神也深入拜耳的企業文化,不管是對內或對外,拜耳都相當注重溝通與在地化,將實驗性與勇於嘗試的創新精神,轉化成為拜耳持續前進的動力,最終目的是希望這些創新的想法,能夠對應社會的需要。

台灣拜耳推動創新 招手學子揮灑創意

此次「台灣拜耳創新獎」號召全國大專院校學子參賽,祭出30萬元獎金懸賞創意,吸引超過全國87件作品參賽,競賽設定三件核心議題:「人類健康」、「伴侶動物」以及「農業」三大領域,都是台灣社會急需解決的當務之急。參賽作品歷經三輪激烈爭戰後,由評審嚴格挑出十組競賽團隊競逐最後優勝。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_img_2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_img_3有趣的是,拜耳邀請年輕世代解決高齡化長者的問題,其中除了希望在地的問題由在地來解決,總裁朱麗仙也表示,拜耳非常希望聆聽到年輕世代的心聲,因為年輕人總是能由不同角度來看待議題。

尤其高齡與老化,已非特定世代或特定族群的問題,人人都會老,當高齡化族群成為社會主流,台灣社會將面臨長照、老人健康照護、醫療護理、營養補等種種挑戰,更需要尋找符合社會需求的解決方案。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朱麗仙也表示,相當期待年輕人所展現的創意。台灣的未來屬於年輕的一代,未來也將掌握在他們手中。她鼓勵年輕人以創新精神為自己發聲,透過參與這次的競賽,年輕人能夠表達他們對議題的關切,也看到許多有趣的新點子產生。

推動在地化創新 以對話點亮創意火花_img_4

跨世代合作 解決高齡化社會問題 

身為跨國企業,拜耳始終致力在全球推動創新實踐,以宏觀視野結合跨世代與在地化的創新,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尤其當今世代,人口增加、壽命延長與糧食減少的形勢越趨嚴峻,拜耳以核心專業幫助尋求人類的福祉,例如以醫藥減少疾病、農業技術解決糧食問題,在社會福利與議題的解決上,則在全球不同市場廣徵創意,找尋新的突破點。

例如在荷蘭,獨居老人租屋給付不起房租的年輕人,老青世代共宿後,可以互相扶持;年輕人到安寧病房服務,陪伴老病者戰勝病苦,類似這類跨世代的攜手,都是拜耳樂見的實驗性創新。「我們注意到,不同世代能產生許多對話與火花,一個簡單的新點子,或許就能發展出對兩個世代都很棒的解決方案。」朱麗仙說。

作品中,有因為觀察到奶奶有吞藥的困難,而希望幫忙解決居家復健困擾的「Swallow2」;有感家中務農長輩驅趕麻雀疲於奔命的辛苦,而發展出的「Chase it」,還有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遛狗時無法彎腰簡便而發想出的「拐杖撿便器」以及結合實境與線上遊戲,讓老養殖人人力與廢棄的水泥魚池活化的「共鱻牧場」以及運用共享經濟的概念讓農民彼此分享農具、人力來克服農村人力不足的「你農我農」,作品的創意讓人眼睛一亮,更寶貴的是思慮中還帶著滿滿對人的關懷。除了舉辦年輕學子的創意競賽,拜耳也期待能與台灣的新創團隊合作,不斷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造福人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