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髮沙龍藏玄機 推開書櫃竟有調酒吧

奇妙體驗〉墨子I Mozi

陳承璋
user

陳承璋

2018-01-30

瀏覽數 25,150+

美髮沙龍藏玄機 推開書櫃竟有調酒吧
 

本文出自 2018 / 2月號雜誌 台灣海峽的綠金寶藏

台北東區,從過去至今,一直都是時尚流行的代名詞。最頂級的明星指定美髮沙龍店,也幾乎都落腳在此。

在這個剪顆頭動輒千元起跳的沙龍一級戰區,新的沙龍店若要殺出一條路,要不設計師名氣夠響亮,否則就得靠創新與特色,才能立足。

莫約一年前,東區明曜百貨後頭的小巷弄,開了間名叫「墨子I Mozi」的美髮沙龍店,這間新店沒什麼顯眼的招牌,卻能在短短一年竄紅,裡頭除了台灣人臉孔,還有歐美日韓人觀光客特地前往朝聖,為什麼?

墨子的門面採英倫風格,外表看起來很有歐風。進到裡面,店鋪不算大,美髮座位只有五、六個。深褐色理髮台、白瓷方磚襯底,老式沙發、復古皮箱、歐風水晶吊燈,牆上再掛著一顆鹿頭,都是為了營造復古英倫風格。

這樣的空間,頂多算有些特色,看不出會紅,直到推開一面書櫃,才驚覺,原來牆後還有一間更加寬敞的酒吧。

跳脫業界成規 混搭沙龍開創新市場

老闆是美髮經驗近20年的蔡哲瑋,18歲入行,曾待過明星名媛專去的Flux Collection,30歲離開後,與朋友一同創業。

目前的墨子,是他創業後的第三間店。挺有個性的他,不愛過往業界的風氣,所以才獨身出來開店。

他解釋,美髮界都有行規,美髮師入行,往往沒有底薪,有些會被抽到高達七成佣金,每個理髮台就等同一個「攤位」,抽成等於付出的「租金」。

也因此,美髮師只要有了固定客源,都會趕緊開業,自己當老闆抽別人的佣金,形成惡性循環。

但蔡哲瑋不願也不屑這樣做。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獨立後,他先跟幾個朋友集資,開了間「藝文髮廊」,一樓剪髮,地下室提供展覽空間,專找有抱負卻不太出名的藝術家開展,開出他的第一個混搭沙龍的雛形。

他也取消抽成方式,店裡每個人都是老闆,每人均攤營業費用,這樣創新的工作模式,還曾經被拍成紀錄片。

但是,「一開始很不錯,但久了大家變得沒紀律,」他笑說,大家變得愛剪不剪,有時客人還常找不到設計師。

直至碰上了現任墨子調酒師、也是合伙人的Thomas,一同開了墨子,才成功把酒吧與美髮混搭店開起來。「沙龍在歐洲文藝復興的年代,本意就是一個交際來往的空間,所以老早就有酒吧與美髮店結合的構想,」蔡哲瑋說。

歐美風調酒玩創意 外國人慕名而來

但墨子開幕時,一開始蔡哲瑋很怕生意不好,原因是酒吧藏在書櫃後面,會不會沒人知道?「當初覺得,酒吧應該神祕一點,讓人有驚訝的感覺,但又怕做過頭,」他擔心。

事後證明,這樣的創意客人頗買單,沒幾個月,酒吧就時常擠滿人,大家爭相打卡拍照,甚至吸引國外觀光客慕名而來。

書櫃後的酒吧,當然不止於一道書櫃的噱頭,曾到歐美學習調酒的Thomas,調酒頗為大膽有創意。翻開酒單,「血腥墨子」看似是杯經典老調酒,卻是一款香菜泡琴酒配上柑橘、番茄汁的清爽調酒。又如「爺爺泡的茶」,是一杯伯爵紅茶與琴酒的調酒,使用伯爵茶葉直接浸泡,整杯酒茶香四溢。

下一次如果要剪頭髮,也許可以選擇墨子,頂著一頭剛出爐的新造型,再進入酒吧點杯酒聊聊天,無疑是一趟奇妙行程。

(酒後請勿開車;未成年請勿飲酒)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