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新解讀,成功大分類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6-04-15

瀏覽數 14,550+

政治新解讀,成功大分類
 

本文出自 1996 / 5月號雜誌 第119期遠見雜誌

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在美國和台灣,是否沒有差距?

如果觀察剛鏖戰結束的台灣總統大選,和即將在年底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兩地候選人走向權力之路,似有幾分神似。雖然大選前後,美國和台灣媒體無不使盡各種角度(從服裝、誹聞到政策),端詳這群權力菁英;但美國「時代週刊」卻能跳開政治角度,從社會階級結構,分析他們鯉魚躍龍門的途徑,也提供台灣社會一個新的觀察點。

美國「時代週刊」在分析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態勢時歸結,區隔台面上幾組候選人柯林頓(B. Clinton)、杜爾(B. Dole)、布坎南(P. Buchanan)各自特質的,不是政黨、意識形態、出身背景的差異,而是美國社會三種不同的成功方式。美國的政治,也是這三種成功路徑互相角力的結果。

分類解讀政治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杜爾,象徵按部就班一步步往上爬的成功類型(the lifter)。杜爾從一九六0年開始,就一直是堪薩斯州的參議員迄今,慢慢爬到參院多數黨領袖。按部就班型的人物,優點是忠誠、務實,缺點是過於謹慎翼翼、見樹不見林,欠缺勾勒遠景的能力,大部分企業經理人也被歸為此類型的成功典範。

共和黨保守派理論大將布坎南代表的,則是勇於冒險的才藝型成功模式(the talent)。才藝型人物果決、有遠見,敢在市場推銷自己,選舉、競賽、股市等挑戰性高的戰場是他們馳騁的舞台。他們的缺點是情緒化、易走極端,好高驚遠不切實際。才藝型是美國最典型的成功模式,歌星瑪丹娜、籃球巨星喬丹都是由這條路崛起。

戰後出生的現任總統柯林頓成功的途徑,是技術官僚模式(the mandarin)。技術官僚聰明、學歷傲人、渴望建立新道德秩序,但較不願冒險、自負、政黨認同性強,對於中下層需求陌生。他們通常是當管理顧問,而非實際領導者。

技術官僚模式在三種方法中是最不受另兩類歡迎的類型。在政壇上,按部就班、才藝兩類型就經常聯手對付技術官僚類型。去年,眾院領袖金瑞契(N. Gingrich)就帶領按部就班與才藝型議員,聯手杯葛以柯林頓為首的技術官僚,導致美國政府預算危機。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這種以成功模式劃分社會新階級的趨勢,套在國內四組總統候選人或三個主要政黨身上,似乎合乎邏輯。

從縣政府小科員開始仕途的林洋港,從政四十幾年一直按部就班堅守崗位,忠誠務實,但政治眼光也經常被批評缺少大格局架構。陳履安擁有美國紐約大學博士學位,聰明自負,較有概念性思考,頗合技術官僚類型。彭明敏則像勇於冒險、有領袖魅力的才藝型。有博士學歷、又善抓群眾心理的李登輝,則兼有才藝與技術官僚兩類型的特質。

以政黨傾向而言,國民黨靠穩健領航、按部就班的執政訴求,頗符選民希望安定富足的需求;聚集反對英雄的民進黨,靠一次次選舉崛起的模式,吻合了才藝型道路 在競爭中販賣自己;亟欲建立新秩序的新黨,則以高學歷、政黨認同感強的技術官僚型特質,吸引都會的中產階級。

正如一位專研中產階級的社會學者分析,以成功模式區隔階級的分類法,並不能完全概括台灣現有的社會結構。只是,這樣的分類法,或許可以在左右統獨之外,提供一種解讀政治的新角度。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