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2-13

瀏覽數 12,450+

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爾雅出版社創社四十周年了,我因事無法前往參加慶祝活動,但是對於隱地先生和他創立於一九七五年的爾雅出版社,則充滿著感謝。

我與隱地認識應該也有近四十年了,他以散文、小說成名,更是重要的編輯人,早年主編《書評書目》,就是我這一輩文青必讀的刊物,這或許也是他由一個愛書人進而創立爾雅出版社,成為一個出版家的動力。爾雅出版社創立後,所出書籍都受到讀者的喜愛,很快席捲出版市場,與純文學、大地、洪範、九歌並列為「五小」,成為一九七○至八○年代重要的文學出版社之一,我還記得大學時代我購買五小的書的狂熱,可說是每出一本就買一本,按照編號一字排開在宿舍書架上,滿足文學想像的畫面。

我並沒有在爾雅出版過一本詩集或散文集。一九八○年代是臺灣文學傳播臻於巔峰的年代,年輕作家要在爾雅等五小出版社出書相當不易,能在其中一家出版著作,就算是榮寵了。我因為幾位出版人的關愛,在九歌出版詩集《十行集》、大地出版詩集《歲月》、洪範出版《向陽詩選》,已屬幸運,加以著作不力,未能以著作和爾雅結緣,未免是一種遺憾。

但我對隱地先生的感謝還是永存在心,原因之一,是他在我接編《自立晚報.自立副刊》期間,常以資深編輯人的關懷,提供給我編輯事務的指導,也供稿給副刊,從不埋怨當年小報的稿費菲薄;原因之二,則是他在爾雅最盛時期,對於臺灣現代詩的推動付出了真誠的關愛,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委請詩人張默先生編選《剪成碧玉葉層層》(女詩人選集)、《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後又推出年度詩選,讓一直居於閱讀市場邊陲的現代詩也能受到廣大讀者的矚目;原因之三,則是他以極大魄力,主動提出出版我在自立副刊推出的「作家日記三六五」成書《人生船》一事,讓我看到了一個出版人對於他所處身的文壇及創作同儕的高度關切。

首圖圖說:一九八二年冬天,爾雅出版社決定推出年度詩選,該社發行人隱地(前排中)與六位編委於臺北市新公園合影。前排左起:詩人張默、隱地、向明;後排左起:詩人蕭蕭、向陽、李瑞騰、張漢良。(周相露攝)

先從年度詩選說起。爾雅出版社最早出版年度小說選,影響廣大,且受讀者喜愛,相當暢銷,一九八二年九月,隱地先生主動找詩人張默,希望他出面編選年度詩選,獲得張默先生的同意,並組成了編委會,除張默之外,其他編委則有蕭蕭、向明、李瑞騰、張漢良與我。名單由隱地先生同意之後,我們隨即在新公園旁的太陽飯店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隱地先生也到場。我還記得,當天召集人張默先生將他擬訂的編輯計畫影印給所有人,計畫含詩選篇幅、選錄詩作、編集秩序(含導言、詩作發表序、作者簡介及編者按語、年度詩選決選會議記錄、當年詩壇大事記等),規劃詳盡。在我們討論過程中,隱地先生面露微笑,傾聽大家的討論,並表示尊重編委會的決定,希望我們編出好的詩選。那天他給我的印象,就像他的出版社名為「爾雅」一樣,溫文儒雅,明知現代詩市場有限,仍然願意為詩人做事、為詩壇盡力。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我們在太陽飯店開決選會議,隱地先生也到場。這一天開會時,他特別請攝影家周相露來,大家先在新公園合影留念。正式開會時,他一樣坐在一旁,微笑看著張默先生帶領我們進行編選討論,這次的編選會議開會時間冗長,我們逐一討論張默先生提出的詩人作品,最後敲定了九十九位詩人一百三十餘篇詩作,時間長達五個多小時。作為出版人的隱地,全程作陪,足見他對這本臺灣第一本年度詩選的重視。次年,張默先生編選的《七十一年詩選》正式出版,果然引起出版界和讀書界的矚目,隨即再版。此後年年出版,直到出版第十本之後,因為文學出版面臨低潮,方才畫下句點。

年度詩選的出版,可以說是當年沒有寫詩的隱地先生對臺灣現代詩推廣、傳播的最大貢獻,將一向被視為「票房毒藥」的詩集、詩選當成爾雅的出版大事來辦,這樣的魄力和執著,讓我對隱地先生特別刮目相看。看一個出版家,不是看他出了多少暢銷書(這當然也很重要),而是要看他出了多少有影響力的書。在年度詩選的出版上,隱地已無愧於出版家之名。二○一一年,我指導研究生盧苒伶完成〈爾雅版年度詩選研究〉,既肯定他對現代詩發展的貢獻,也勉強可作為後進的我對他敬意的表達。

但更讓我動容,且難忘的是隱地先生促成《人生船──作家日記三六五》出版的氣魄和遠見。

一九八三年我在自立副刊策畫一個名為「作家日記三六五」的專欄,廣發邀請函給文壇作家,請他們提供日記,在副刊上逐日發表。我依靠的作家的名錄來自爾雅出版、應鳳凰所編的小冊子《作家地址本》,這本奇特的小書,是隱地先生的構想,卻成為我的點子,我檢視其中的作家名字,有名字、地址的,以及有名字但地址空白的,想像假設能邀請他們在副刊上提供日記,一年下來,就會有三百六十五位作家為副刊寫稿,每日一篇,這些不同背景、出身的作家提供的當天日記,也足以展現臺灣作家的生活與思考。

這個突發的奇想,使我在其後的一整年中忙碌不堪,卻也讓我得以和甚多原本陌生(包括已經久未寫作)的作家有了聯繫。隱地先生當然是我邀稿的作家之一,他提供的是「七十三年十二月三日.臺北」的日記,題目是「暢銷書排行榜」。

在這篇日記中,他以自己的小品集《心的掙扎》出書後躍居金石堂十一月份暢銷排行榜第二名,「內心頗為驚喜」起筆;接著提到爾雅出版社的出版的書分別在敦煌書店、《時報周刊》進入暢銷排行榜。這一連串的喜訊,讓他欣喜之餘,「襲上心頭的竟然是一股害怕」。這時的爾雅已是文學出版重鎮了,每出一書,必風靡書市。隱地先生還是在日記中寫出面對暢銷排行榜誘惑的自省:

為別人出書是我的職業。我經常想的兩個問題:什麼是代表這個時代的書?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書?

讀者對於進入暢銷書排行榜的書,可以作為購買時的一種參考,卻實在不必盲目跟進、照單全收,我認為還有更多的好書值得我們去發掘,一個多元的社會,難能可貴的是各種類別的好書,都能獲得它的知音,興趣過於集中,甚至大家閱讀品味彷彿穿制服,實在不是什麼好現象。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既為出版的書暢銷而喜,復為讀者興味可能因此過於集中而憂,這就足以看出身兼作家、編輯人和出版家隱地的良知了。

或許也是這樣的良知,我在自立副刊推出的「作家日記三六五」專欄居然獲得隱地先生的垂青,而有了出版的機會。可以想像,這樣連載一年,容納三百六十五(實際是三百六十六)位作家的專欄,一旦要成書,其中有多少困難? 首先,既高達三百六十六位作家,就不可能人人是名家、篇篇是精品,就出版市場而言,根本不可能暢銷;其次,這樣可見不會暢銷的書,還必須聯絡作家,徵求同意,出書之後,還要人人寄贈一本,出版成本和寄送費用均相當沉重;更大的負荷,則是是否給予轉載費用和編選費? 以當時臺灣出版界的習慣,只寄贈書本,作家通常也會答應(即使到今天,也還有這樣的慣例)。

然而,隱地先生對這一切都未作考慮,專欄結束之後,一九八五年春天,我接到他的電話,說他想出版這個專欄,問我願不願意。接到電話時,我都傻了,怎麼可能? 這會是一本很厚的書,而且很難賣! 沒想到隱地先生告訴我,他認為要集合這麼多作家太不容易了;他也知道書不會暢銷,但他不在意。

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日,這也是爾雅出版社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在隱地先生的慧眼和魄力,這個專欄果然從副刊專欄化身為《人生船──作家日記三六五》正式出版。「人生船」是隱地先生命名的,副題則是專欄名稱,以作家同在一艘船上,結人生之緣為隱喻,也可以看出隱地先生對於同年代的臺灣作家的重視和珍惜。

《人生船》出書之前,我擔心一本會太厚,定價會過高,曾建議隱地先生將之拆為四本,以「春.夏.秋.冬」分卷,讀者可零買,也可套售,但隱地先生最後還是決定以一冊方式出版,於是就成為厚達九百零五頁的厚書,定價三百五十元(以當年書價而言算是「貴」書)。這樣毫不考慮市場的魄力,讓我見識到了一個成功的出版家想為臺灣文壇做點事情的心意,以及他不以暢銷為慮的大度。更想不到的是,他還付給我一筆相當高的編選費用,又付給每位入選作家轉載費,這都超乎了一九八○年代出版界的「常規」。

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_img_1

圖說:隱地提供給自立副刊「作家日記365」的手稿〈暢銷書排行榜〉。

暖暖秋夜,找出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人生船──作家日記三六五》,這已經是三十年前出版的書,我珍藏至今,仍似新出。我也從當年三十而立的青年進入今日耳順之年。書封上的船泛在綠波之上,喻示的彷彿是逝水悠悠的人生,又彷彿是川上的擺渡。

我與隱地先生這三十年來一直維持著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見面也總是在文壇聚會之處,但我對他三十年前出版《人生船》的壯舉一直都感念在心;這三十年間他也曾數度跟我提到當年出版這本「大」書、「貴」書的心情,他似乎也念念不忘這本書的意義,有幾次對我說:「很想知道這些作家現在的狀況」,聽說他在爾雅四十周年的會場上又提了。我想告訴他,收入其中的無名氏、辛鬱、沈謙、王夢鷗、龍瑛宗、王藍、林鍾隆、蕭白、楊熾昌、葉石濤、夏元瑜、林芳年、鍾鐵民、陳千武、王昶雄、梅新、黃得時、唐文標、楚戈⋯⋯皆已去矣,徒留江波。他當然知道,但他仍念念不忘。

作為出版人,這應該是隱地先生最可貴之處,三十年前他出版《人生船》這一本厚書,為眾多臺灣作家留下了鴻爪,鴻爪已飛,雪泥仍在。儘管臺灣文學出版的盛世不再,繁華落盡,他為文學出版播種的初心,依然如是濃烈!

我在三十年後的秋夜,重讀當年為《人生船》寫的序〈有緣〉,日記內容,時間從一九四○到一九八四年,地點散布臺灣、中國、亞歐非美等大洲,光是聯繫,在沒有網路沒有臉書,只靠電話、信函的年代,真不知自己當年如何完成這樣艱困的工作? 如果沒有隱地先生,這些作家及其日記也都將隨風飄散。我感謝隱地先生,這感謝綿延至今,未曾中斷!

二○一五年十月

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_img_2

圖說:一九八五年七月,爾雅出版社十周年,隱地推出向陽主編的《人生船──作家日記三六五》。

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_img_3

本文節錄自:《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一書,向陽著,九歌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