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國家,在某個階段都有黑水,都要強渡黑水,」林懷民在電視上娓娓道出他再演「薪傳」,是要呈現先民強渡黑水的歷程。
他心中的黑水,大概是指困境、艱難、不確定的未來……;強渡黑水,大概就是捍衛理想。
捍衛理想,正是來訪的柴契爾夫人在她演講「柴契爾主義的基本原則」中,傳達的精神。
柴契爾主義
面對三千位中國聽眾,她說:「我受到的教誨是,唯有努力地生活,日子過得才值得;被灌輸的信念是,光是抗議錯誤還不夠,必須起而採取行動。」
在她執政初始,正是英國歷經黑水階段--全球經濟嚴重不景氣、英國經濟長期衰退、工會一再濫權與資方對抗、美國預算赤字繼續擴大。
面對黑水,這位鐵娘子以革命家的姿態,從根本重建英國。她的具體信念,就是推行「柴契爾主義」 自由市場、有限政府和法治觀念。
她開始用人類發明最好用、卻最不受歡迎的字--「不」,來回絕與這個信念相違的政策。
這樣的執著與毅力,確實是現今政治人物中難得一見的。柴契爾夫人因理想能實現而執政,也因理想得不到支持而下台。
關鍵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