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走穩步子

總編輯的話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1987-11-01

瀏覽數 10,500+

走穩步子
 

本文出自 1987 / 11月號雜誌 第017期遠見雜誌

華航台北往香港的客機正向啟德機場迫近,三位心神不定的老先生操著道地湖南話討論著:「中秋節大概進不去了!」

不會填寫入關表格,不知道到了香港要住那裡的老先生,即以堅定的口吻回答空中小姐:「香港是國內,不需要護照的!」

熱鬧的新界沙田中心的酒樓中,台北來的電子商人胡先生問:「機器、零件都沒有問題,你看還有什麼要注意的?」

「你們老家福建的條件肯定會比廣東的好,四十年來福建沒有建設嘛!」港商黃先生用廣東腔國語解釋中共對台胞投資的優惠。

在台灣的中國人對大陸的憧憬,沒有一刻如現在這樣美好;對去大陸的行動,也沒有一刻像此時這般急切。在政府考慮放寬大陸政策以前,已有數萬人悄然溜進大陸;在政府宣佈開放大陸探親以後,已有不少人在打算如何搶走下一步;旅遊、採訪、投資……。

門的另一邊是什麼? 

開放大陸探親,正如打開一扇門,門的另一邊是什麼?不同年齡的人,各自描繪了不同的圖象。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對年長者來說,是四十年前的記憶;祖籍湖南長沙的王先生說:「我離家時,只有二十歲;現在除了父親過世外,媽媽、兄弟姊妹都在。」在壯年人看來,是一片尚未開發的沃土;年近四十的貿易商董先生指著秋海棠型的大陸地圖說:「我看我們一進去,把資本主義帶給他們,中國人才有救!」對少年人而言,大陸就像另一個國家:十七歲的高中生說:「哇塞!我們可以到天山南北路飆車!」

當大家都沈醉在「一片形勢大好」的幻象與期望中時,一位傳播界人士憂心忡忡的提示:「我們不能假設我們是到日本,或是香港去。」

另一位社會學者也發現:「我們社會的賭性正飆向大陸。」「飆」的速度太快,「飆」的目標不移清楚,「飆」帶有賭性的刺激,更有賭性的風險。

中國人都贊成開放探親政策 

本期遠見主題「飆向大陸--開放探親以後」,正是討論這一連串已發生及可能發生的問題,從大主幹--大陸政策,到它對人心與人性的衝擊、赴大陸旅遊與投資的實況,以及鄰邦韓國對故土分離下,南北韓文化差異的討論。

這個主題包括了編輯的採訪、增額民意代表對「大陸政策」意見的調查、第一手與大陸打交道的經驗,和以照片為主的「另一群中國人的畫像」。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海內外,都贊同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政策,也瞭解這是三十八年來,向海峽另一岸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問題是接下來的步子如何才能走穩?中共的反應我們能掌握嗎?人民的期望能達到嗎?

這些問題的解答,正如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所提:「台灣、香港、大陸之間互動關係的掌握,恐怕是能力上的一大挑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