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金說好,而路克說不」
許多人貶低星際大戰的前傳三部曲,而這情有可原,前傳三部曲確實比最初的三部曲遜色。然而前傳三部曲自有其美妙,自有其精采,其中最棒的是:所有選擇都跟最初的三部曲巧妙對應。兩個三部曲幾乎是在各個相近情境下呈現選擇的自由。盧卡斯對此相當清楚:「路克面對的問題與場景,安納金同樣面對。安納金說好,而路克說不。」
在《複製人全面進攻》裡,安納金看見母親受苦的景象,結果選擇拋下保護艾米達拉的任務,而路克也看見這種景象。安納金返家解救母親,儘管繼父說已經接受了她的死,他仍前去找她,卻發覺救不了她,於是做出致命的選擇,拿光劍殺掉所有他認為的罪魁禍首。
在《西斯大帝的復仇》裡,安納金跟路克一樣得決定落敗對手的命運,但路克是選擇饒過對手(即安納金),安納金則做出不同選擇,在白卜庭的催促下殺掉杜庫伯爵。那場面真是緊張。白卜庭說:「安納金,好極了。殺死他。現在就殺死他。」安納金遲疑的說:「不應該殺他。」但他還是下手了:「我無法住手。」如同法蘭克福所言:安納金受第一階欲求逼迫,沒有辦法,雖然他的第二階欲求是在說:「不應該殺他。」
在這部片的另一個關鍵場景裡,原本《絕地大反攻》的情況顛倒過來。當絕地大師魅使雲度擊敗白卜庭(即達斯西帝),白卜庭求安納金幫幫他,說出關鍵的臺詞:「你必須做個選擇。」安納金確實做了選擇,選擇出手相救白卜庭,讓他殺了魅使雲度—然後加入黑暗面。故事來到高潮:
安納金:(在魅使雲度喪命後陷入混亂)我做了什麼?
達斯西帝:你只不過是順應天命,安納金。當我的徒弟,學習運用黑暗原力。現在已無法回頭。
安納金:我會遵從你的吩咐,只要你幫我救帕米的性命。沒有她我活不下去。如果她死了,真不知道我會做出什麼事情。
達斯西帝:只有一個人具備逃避死亡的力量,但如果我們合作,一定可以發掘這個秘密。
安納金:我發誓遵從你的教誨,遵從西斯的做法。
達斯西帝:很好,很好!你的原力很強,你會成為一位強大的西斯。從今以後,你將改名為達斯⋯⋯維達。
安納金:謝謝你,師父。
達斯西帝:維達⋯⋯起來。
在這些關鍵時刻,天命與預言退居後頭。達斯西帝提及天命,但顯然安納金是自己做出選擇(我發誓遵從你的教誨。)。星際大戰裡最重要的主角們一而再遇到兩條岔路,憑直覺探知各自的後果,然後做出選擇。艾米達拉皇后堅稱:「永遠有所選擇。」當安納金在多年後決定從銀河皇帝手中救出兒子之際,腦中是否迴盪著她的這句話?我喜歡這樣認為。
「你有很多機會可以張大眼睛」
在《曙光乍現》裡,莉亞在聽到韓索羅明顯要拋下反抗軍時說:「他有自己的路,沒人能替他決定。」同樣在《曙光乍現》裡,歐比王對路克說:「那你當然要做你認為對的事情。」盧卡斯自己則說:「人生讓你走上有趣的方向,你有很多機會可以張大眼睛。」他是在講自己的人生,但也可能是在講星際大戰及裡面的角色。
在最初三部曲裡,達斯維達對路克說:「這是你命中註定。跟我一起,我們父子可以統治銀河。」(錯了!)銀河皇帝對路克說:「你無法避免,這是你命中註定。你跟你父親一樣,變成我的人了。」(再次錯了!)
選擇毀滅了安納金,也拯救了他。選擇讓韓索羅成為反抗軍裡的一員(還算是吧),讓路克成為絕地武士,讓芬恩成為反抗軍戰士,讓芮踏上絕地武士之路。盧卡斯說:「你能控制自己的命運⋯⋯有許多條路能走。」
二○一五年,卡斯丹受訪時說:
我所寫過最喜歡的臺詞是《法櫃奇兵》裡的一段對話。薩拉對瓊斯說:「你要怎麼把箱子拿回來?」瓊斯說:「不知道,先走再看怎麼搞定吧。」這是人人生活裡的故事。印第安納瓊斯碰到的很戲劇性,上了卡車,上了馬背。不過對你我來說,我們也都在搞定生活。這是我要做的;這是我願意為謀生而做的;這是我不願意做的。就看我們要怎麼走,怎麼搞定生活。這想法很有威力,因為相當刺激。
的確。
本文節錄自:《原力思辨:哈佛法學教授用星際大戰解析生命中重要的事》一書,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著,林力敏譯,先覺出版。
圖片來源:Edutopia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