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老闆、大股東賺飽飽 80萬金融人員卻要過寒冬

金融業獲利5000億後,保險公司陸續開始裁員…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7-12-14

瀏覽數 37,750+

大老闆、大股東賺飽飽 80萬金融人員卻要過寒冬
 

12月13日上午,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財委會報告,2017年金融業將迎來重回5000億獲利大關的春風;另一頭卻相繼傳出AIA友邦人壽裁掉業務員通路,與南山人壽辭退、調動內勤人員的消息,總計影響人數達430人。

春風拂上大老闆、大股東們的口袋,80萬金融從業人員卻正要感受凜冬。

Winter is coming!AIA友邦人壽先投出震撼彈,因通路策略改弦易轍,預計從明年年2月起裁掉業務員通路,與所有業務人員的契約關係將在明年1月31日終止,並協助業務員轉任到其他保經代公司。

據了解,友邦在12月8日即發文給業務員宣布終止契約,並在公文中,建議轉任至合作通路錠律保經,估計受影響人數約300人。

南山人壽則因應時代轉變,要裁撤代收部門。過去因缺乏繳費通路,須派人到府收費,現在網路匯款、ATM轉帳或便利商店都能24小時繳款,南山決定自明年3月1日起讓收費員收費制度走入歷史,130名收費員將面臨退休或轉型的選擇。

金融業的裁員風為何先從保險業吹起?

關鍵一:保險業務員多屬承攬制,裁員成本低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業與其他金融機構多是僱傭制不同,大多數保險公司與業務員採承攬與僱傭的畸形雙合約制,意即只有業務員出席早會、保單售後服務等時,才具僱傭關係;其餘開發客戶、業務招攬等行為則屬承攬關係,保險公司不需提供相關勞健保、退休金等福利,「沒有年資問題,動刀起來比較快。」

關鍵二:產銷分離,降低對業務員的依賴度

AIA友邦人壽不得不調整通路策略,又是為哪樁?「台灣壽險市場平均不到70人就有1位業務員,業務員密度之高全球罕見。」總經理侯文成說,從國外趨勢來看,這樣成熟的市場,業務員須走向獨立財務顧問(IFA)才能符合消費者需求。

大老闆、大股東賺飽飽 80萬金融人員卻要過寒冬_img_1

圖片來源:AIA友邦人壽

這個說法背後,顯示國內保險業將加速產銷分離態勢。也就是保險公司專注開發市場需求的產品,銷售則由銀行保代、業務員、保經代三大通路兵分天下。

其中,保經代通路的角色將加重。因應網路、科技的進步,金管會逐步放寬保單在網路銷售的限制,只要取得保經代資格,第三方網路平台也能經營網路投保,未來簡單型保單,如旅平險、車險、意外險、純壽險等將由Insutech(保險科技)拿下。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而複雜度高、大額保單,像需針對個人需求規劃的年金險、長照險、醫療險等綜合規劃,則由銀行通路,或同樣可賣各家保險產品的IFA全面搶佔,只能賣自家保單的業務員優勢相對弱。

關鍵三:Insutech帶來法規鬆綁契機

另一方面,金管會對數位身份認證、親晤親簽等限制也傾向鬆綁,過去需業務員登門拜訪、完單的需求度將大減,程度降低保險公司對業務員的依賴度。

首先面臨衝擊的,是沒有自家銀行通路的單一壽險公司,要繼續花重本培養自家業務員?還是改變通路策略,重新佈局?是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這三個關鍵,將影響台灣30萬餘名保險業務員的下一步。

裁員風吹進保險業,國內銀行從業人員也剉著等。

目前雖尚無裁員風聲,金管會也盯得緊,還特別發布解釋令,要求各銀行分派105至107年度盈餘時,在稅後盈餘0.5%~1%內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專款專用作為員工培訓與轉型基金。

但是,國外銀行因應數位、自動化需求,一波波裁員消息不斷湧來。最不手軟的就屬英國銀行業,今年已累計關閉超過1000間分行,創下史上最高紀錄;澳洲四大銀行之一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也預計3年內裁員6000人,即使新創2000個職缺,仍淨流失4000人,約當目前員工總數12%;更別說早在2015年就啟動5年裁員計劃的德意志銀行,截至目前,已跟4000名同事說掰掰。

台灣銀行業,夠強大到能自外於國際趨勢嗎?

隨著中信、國泰、台新等陸續在超商、分行建置可存款、可回收零錢的ATM,一旦鋪設率達到滿足點、消費者養成行動理財習慣,最終,該來的冷風還是會來。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