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燕的父親黃榮墩原本是花蓮的國中老師,1994年離開教職成立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鼓勵青少年當志工。八年前到台北成立「好人會館」,致力推動「好人運動」。四年前黃舒燕退伍後加入,開著大貨車從花蓮拓展到全台各地農村、部落、災區運送物資。
台東風災當晚,黃舒燕接到爸爸電話,要他隔天一早送物資到台東。第一次去台東的他直接到部落找人,那段時間更是三天兩頭跑台東救災。問到好人會館的運作方式,黃舒燕說:「我們就是想到什麼先做再說。」
黃舒燕的阿公被稱為「阿義伯」,一家三代都有濟弱扶傾的助人精神,他更是從小就被抓去爸爸成立的公益協會當志工,雖然曾經抗拒,漸漸也體會到無私行善讓人充滿正能量,反而越做越起勁。去年加入中華三菱青春還鄉計畫,也是認同青年為故鄉服務的精神。「我們一開始也是為故鄉服務,媒合外地資源送回花蓮,只是後來變成全台都有需求。」
在中華三菱青春還鄉簡介中,黃舒燕提到:「在都市和部落裡來回奔波,也形成了一種雙向的需求互補,除了將都市裡要汰換掉的家具送往各地區,回程時也帶回各地區的農產品,形成了一座都市與偏遠地區的橋樑。」
為崩盤農產品找銷路
好人會館以正常價格向農民買斷崩盤的農產品,再透過各種管道販售:以小貨車發動志工在台北街頭叫賣、發動臉書及企業團購,還發起無人菜攤、蒜頭銀行、酵素銀行、高麗菜銀行等短期互助購買。
由消費者出錢購買定額農產品,在一定期間內隨時可到無人菜攤提領,幫農民解決短期資金困境。黃舒燕說,「現在經驗越來越多,我們還能預期農產品每年崩盤的時間,在之前就做預購,然後用這筆錢來維持當地收購價格穩定,延後崩盤的時間點。」
環島當日常 好友遍全台
運用同樣的社會互助概念,好人會館在受災區成立「家具銀行」,透過臉書號召志工、募集家具運送至災區,並協助災民清理殘破家園及重置居所。
「救災都是很緊急的,哪裡發生事情,車子開了就出去,一個禮拜環島三四次很正常。幾年來累積很多經驗,也認識很多朋友。我自己倒是蠻開心,就當作出去玩。」樂天的黃舒燕就算很累或遇到問題,睡一覺就過去了。
採訪當天黃舒燕人在花蓮。因為台北八德老人公寓汰換舊書桌,透過好人會館找到台東大鳥部落課輔班,他幫忙運送,油錢等費用就上網募資。
「很多人都會直接打電話找我們幫忙,我們有能力就幫;有資源的人也會把資源給我們,讓我們去送給需要的人。真的要感謝大家,如果沒有這麼多人幫忙,不知道要怎麼做到這些事。」黃舒燕很開心現在全台各地都有好朋友,大家都很熱情,相處也很融洽。
跟隨父親腳步 靠行善走出海外
今年11月黃舒燕去香港參加兩岸四地青年義務工作論壇,以「家具銀行互助行動」計畫,得到「創意青年義工企畫獎」;接著到馬來西亞參加國際志工協會全球年會。父親也是國際志工協會IAVE的常務理事,他很高興有機會出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交流志工團體及非營利組織的經驗。從故鄉花蓮出發,黃舒燕靠著行善,讓台灣青年的熱情向世界發散。
全台勵青怎麼為青春與故鄉打拼?
請點下方網址看見更多精采故事。https://goo.gl/ckLx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