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詞中,有個詞彙叫「加一原則」。意思是「只需在當前能力或學力的基礎上更拉高一層努力即可」。
對孩子施加過度期待,一旦造成孩子的壓力,將適得其反,但是,利用加一原則,孩子就能有幹勁,容易提升能力及學力。
我的女兒喜歡日本傳統歌舞伎和能劇,也是因為從小為她安排女兒節、賞月等活動,建立認識日本傳統文化的基礎。回想起來,這也是加一原則累積的效果。閱讀雖然也是家庭學習的有力武器,但是,關於閱讀,英國劇作家伯納曾說:「別給孩子一本連你自己都不會讀的書!」
父母買來一本自己毫無興趣的書, 卻要求孩子」這本書很有益處, 你要讀一讀!「最好要有孩子根本不會讀它的心理準備。我們夫妻因為都喜歡閱讀,所以家裡的書架上有許多書,但女兒並不像我們那麼愛讀書。
我曾經讀了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bleb)的《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向女兒推薦:「妳一定會覺得很有趣」,結果她讀了似乎認為還好。我也曾經推薦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所寫的《憂鬱的熱帶》,「讀了絕對有益無害」,但女兒也沒什麼特別感想。
女兒倒也不是排斥經典作品, 最近她讀了古羅馬時代馬可奧理略的《沉思錄》,也興味盎然地讀了藝術家岡本太郎的《日本的傳統》。就如前面我曾說過,孩子是未來的人,舊人類父母的感受,強行套用在他們的身上是行不通的。
本文節錄自:《我用管理心法帶孩子,不補習應屆上哈佛》一書,廣津留真理著,卓惠娟譯,采實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