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民意橋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5-12-15

瀏覽數 12,000+

民意橋
 

本文出自 1996 / 1月號雜誌 第115期遠見雜誌

我是塵土

「我是誰」、「誰是我」一直是哲學、宗教探索的主題之一。

人類原本以為自己是聖經裡所說「上帝的傑作」,一百多年前被達爾文的演化論一棒打成「進化的猴子」,但人們至少自豪是一隻有自我意識、能思想的猴子,一一三期的「新心靈革命」,又一腳將這自我意識踩成「一堆化學物質的聚散」,人的自我概念由雲端滑落地面又從地面墮入深坑。試想原本歌頌梁山伯與祝英台千古浪漫愛情故事「化蝶姻緣」協奏曲,變調成基因突變,造成神經結構對荷爾蒙過度敏感的生化鬧劇,真令人情何以堪。

科學、技術的發展根基於不停地發現新的事物、修正舊的觀念,這帶給人們物質上的富足。同樣地,當發現新的心靈事物,我們也無可避免地必須修正對心靈的觀念。現在上帝已不在,而塵土依舊歸塵土,可能我必須承認我頁的只是塵土,但至少還是一堆能創造、感受世間真善美的塵土。

新竹市 林穎瑞

台灣不是魁北克

貴刊一一四期民意橋中「魁獨代價」拿魁獨與台獨作比較,長期生活在加拿大的我(筆者小學時就移民加拿大),或許能在此提供國內讀者一些海外(加拿大)台灣學生的意見。

加拿大的魁北克是以法裔加拿大人為主,其他省分則以英裔及其他族群加拿大人為多。當初加拿大建國時,法裔人士並非自願和英裔人士合為一國,而是當時的新法蘭西被英格蘭以軍事占領。法裔人士長期以來就因為語言、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屢屢引發對立及衝突。

像我所讀的渥太華大學是英、法雙語學校,法裔及英裔學生的相異立場,早就引發整個學生族群的分裂。

在本次公民投票中,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法裔人士投了贊成票,而反對票最多的則是在蒙特婁地區(Montreal),該處以英裔人士及少數民族居多,至於印地安原住民會反對獨立,不是因為他們想要留在加拿大,而是實在不願意再被白人瓜分來瓜分去,而且印地安原住民早就想要有自治政府。有趣的是,在公民投票後,據多次的民意調查顯示,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希望魁北克能早日離開加拿大。

所以台灣和魁北克的獨立運動應該不能混為一談,台灣有多少人想獨立,或者獨立到底好不好我並不清楚,但是就我所認識在加拿大及美國的台灣留學生而言,似乎沒有人是想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

加拿大 李奕德

法律應負正面教育意義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拜讀遠見一一三期張作錦先生的文章,深深覺得中國長期以來,對法的觀念往往停留在以刑去暴、以罰止惡的消極目的。當然法律有其懲罰的一面,否則人人皆可任意妄為,傷害別人,但這必須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即政府的公權力和執法能力。

目睹今日台灣,政府公權力和執法能力皆無法落實,不肖人士出於一己私心任意妄為,餐廳業者無防火設備,一旦火災,民眾奈何?飯盒業者疏於衛生,民眾中毒又可奈何?台灣的法律不可謂不重,然而一連串意外,從金融、交通、教育層出不窮,不僅在於執法能力的低落和無奈,更在於法律缺少了人文教育意義。

試問:餐廳大火出人命,人力是國家資源,如僅是賠償道歉即可了事,甚至遊走法外,對整個社會而言可謂損失無形國力。所以法律懲罰應附加對遺屬的照顧,讓大家能將心比心不輕易犯法,更能減少破碎家庭的另一悲劇。

台北市 林儒

是「進步」或「落後」?

一一四期的遠見雜誌製作的主題,介紹台灣各縣市發展情形,文中提到宜蘭以另一種目標,走出自己,不同於其他縣市發展的路。宜蘭的確獨樹一格,能做出其他縣市做不到的事;冬山河經驗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實例,而本人前一陣子拜訪宜蘭,也發現馬路上竟有「禁行汽車」字樣!

在那條往蘇澳的省道上,四車道的內側漆著「禁行機車」,而外側漆著「禁行汽車」,汽機車各據一半路面,先不論駕駛守不守法,至少已做到基本的尊重與平等。本人世居台北,亦造訪過不少縣市,從未看到哪一縣市道路上有著對機車族的基本尊重。如果說宜蘭沒有大石化廠、大發電廠、或氣派的大學,便是「落後」;那麼,這種「落後」也比其他地方的「進步」多一分人性尊重。

有次去台中市,跟住在當地的朋友提到為何會有那麼多空蕩蕩,沒多少人居住,只有蔓草與圾垃的重畫區時,他告訴我:「每個台中人都知道,是市長用來炒地皮。」如今,這種「模範」是其他縣市模仿的對象;但是,宜蘭的「落後」,或是台中的「進步」,哪一種指標是台灣未來的希望,我想,大家都可以好好思考一番。

台北市 李源偉

新版的「最高學府」

台北市以一九四五年雅爾達密約主其事者命名的大路上,一所台灣最孚盛名的學府,刻正演著令知識分子不堪的憤事。「商學院事件」、「教科書涉嫌抄襲」、「學官、黨職兩棲」、「行政干涉學術」……,羅生門式的謎劇、芸芸眾生當是目不暇給。

邇來,台大光是每月水電費、電話費平均超支約一億元的新聞見諸報章,吾人不禁自忖:如此龐大的「學術巨人」,原來「學高成就」的背後,源自百姓涓滴的納稅錢;於是夜裡空寂的辦公處所,可以燈火通明;新穎的醫院中,有著令人哆嗦的空調。各行政官長窮於應事,何有餘力理之,箇真「不忍苛責」!

戴著學術光環的學府,集三千寵幸於一,然現卻笑罵由人,我自行之,毫無學術風骨可言,悲哉!提筆至此,憶及十年前溘逝的約翰霍浦金斯大學校長密爾頓.艾森豪之辦學情操;良心的建議;拿手術刀的校長,是該徹底檢診台大的時候了!

高雄縣 林德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