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耕水小子黃仁祈:「哥種的不是菜,是孩子的未來」

認真做就是你的!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7-12-04

瀏覽數 44,000+

耕水小子黃仁祈:「哥種的不是菜,是孩子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中后里有間教會,每天孩子們放了學下了課,就會聚集在這裡,有人陪伴溫習功課、教寫作業。不只如此,他們還學習種菜、學樂器、學木工,甚至當起小老師,儼然像個大家庭。對這些弱勢孩子而言,在這裡不只能得到溫飽,也學會互相幫助、自給自足,以及實踐未來的夢想⋯⋯這是后里眉山教會的「耕水小子」,園長黃仁祈是計畫的幕後推手。

為家庭失能的孩子提供另一個家

原本在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推動國際志願服務的黃仁祈,前年回到后里眉山教會,幫媽媽高悉音師母成立的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做計畫案。看著媽媽八年來不領薪水,連花一百塊剪髮都捨不得,只為陪伴三十幾個家庭失能的孩子長大,決定辭職回家成立「耕水小子」。除了承續媽媽所打下的基礎,黃仁祈更創新課後輔導的模式,從帶孩子種水耕蔬菜開始,探索各種生活與專業技能,讓孩子從做中學,為自己創造價值。

「現在不只我自己好,也讓三十幾個生命一起變好,媽媽的生活也更輕鬆,身為兒子真的很開心。」黃仁祈覺得自己很幸運,不用經歷家庭革命,就能實現返鄉創業的夢想。

「因為孩子們家庭失能,所以會把這裡當成家,我們很高興可以提供另一個家讓孩子在這裡成長。」他提到有個孩子某天下午突然跑來打鼓,一邊打一邊往門口張望。原來是離婚再嫁的媽媽要來,他想讓媽媽一踏進教會,就看到他在打鼓的樣子。「我們做的事,可以讓孩子所愛的家人知道,自己過得不錯,也學會了新的東西。」他看到孩子慢慢會將自己所學,和他所愛的人、在意的人分享。

延續黃仁祈先前的工作經驗,耕水現在也是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的社區單位,每個月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志工進駐,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寬廣的世界。

今年耕水又加入兩位新夥伴:曾韋潔曾在夢想騎士計畫帶隊、回鄉照顧阿公阿嬤;跟黃仁祈同為願景人、台大農藝所畢業的林嘉興,辭去家業的職務,用專業背景帶孩子種菜。「才一年多我們就看到孩子很多改變和成長,現在又有很棒的夥伴一起做事,我相信明年一定精采可期。」黃仁祈興奮地說。

耕水小子黃仁祈:「哥種的不是菜,是孩子的未來」_img_1

耕水倍力計畫 開拓孩子的視野與行動力

明年耕水小子有更多計畫,要帶給孩子多元面向的學習。「耕水沙龍」邀請有故事、有夢想、有能力的人來后里分享,讓孩子們「不出后里也能行千里」;「耕水獵影」要教孩子運用影像,觀察、紀錄、分享自己的故事。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之前因為椅子都壞光了,就教孩子自己動手做,不到三個月孩子就能從頭到尾完成作品,甚至開始接案。明年「耕水木創」要教孩子更多木工技巧,去幫助需要的人做家具。而台灣微軟送的五台電腦,促成了「耕水設計」,孩子學習用電腦做平面設計,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美感。

「有一次孩子問我MRT是什麼?我才發現,哪怕是從后里搭火車到台中,對孩子而言都是全新的體驗。」於是黃仁祈帶著三個孩子自己存旅費、規劃旅程,去蘭嶼四天三夜,不只去旅行,還用音樂與蘭嶼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回來以後孩子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因此明年的「耕水腳蹤」會從短期小旅行開始,到暑假三天兩夜的「台北挑戰賽」,讓孩子到寄宿家庭睡地板、煮晚餐、規劃一日小旅行。

所有的計畫都在培養孩子實踐夢想的能力。「現在的耕水是實現我自己的夢想,明年我希望可以帶孩子找到大家共同的夢想,一起去爭取夢想資助計畫。」

其實,黃仁祈從小的夢想是開餐廳,回家之後才去考了丙級廚師證照。現在再忙再累他都自己煮晚餐給孩子吃,而且每個禮拜推出新菜色。「以後等孩子都拉拔起來,他們就能來幫我實現我的夢想,也可以創造更多穩定的工作。」

幸福就是一起實現夢想

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后里人,「對我來講,家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鄉。」因此他積極投入中華三菱青春還鄉百萬圓夢金競賽,「知道自己輸了,可是輸得很開心,因為知道不是只有我們,台灣原來還有這麼多年輕人認真在做事,這感覺很棒。」黃仁祈在臉書寫下:「一一點進去,細讀每個得主的故事,你會發現,台灣有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夥伴!」

黃仁祈的媽媽常告訴他:認真做,人家就會看到你,對的人就會來、資源也會來。「或許三五年後我不一定還在耕水,但我知道這段時間我做了很棒的事,讓很多人跟我一起完成這麼多夢想。對一個即將三十歲的人來講,我覺得是很幸福的事。」

全台勵青怎麼為青春與故鄉打拼?
請點下方網址看見更多精采故事。https://goo.gl/ckLx2p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