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跨產業聯誼 二代會遍地開花

主動出擊〉準接班人揪團練功 結盟效益大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7-12-01

瀏覽數 19,650+

跨產業聯誼 二代會遍地開花
 

本文出自 2017 / 12月號雜誌 繼承者們的考驗

10月12日傍晚,台中市長林佳龍率領經發局、都發局、研考會、市政顧問等一票主管們,出席在台中林酒店的晚宴。表定一小時,但因提問踴躍,延長半小時以上。

這場講座名為「機械X建築 市場與未來新希望」,由全名為台中市機械業二代協進會的G2(Generation 2)舉辦。席滿20桌,全是中部青壯派的企業家二代,參與者不只機械業二代,更有台中市建築不動產商業公會的新世代委員會,等於是兩個二代組織的聯合例會。

不限二代 三代、四代一起參加

近幾年來類似的「G2」「二代會」,已在全台遍地開花,參與者都是家族企業當代經營者的子女輩,概念較接近「準接班人」,參加者不限二代,還擴及三代、四代。

以台中市機械業二代協進會為例,自2010年成立,已進入第八屆。起初是中部精密科學園區裡幾家廠商,因為經常共同外出參展,未來接班人年紀相仿、喜歡交流資訊,漸漸聚集成二代聯誼會,成員已有130位。今年第八屆會長是台中精機董事長特助黃怡穎、現任董事長黃明和的大女兒。

黃怡穎觀察,不少二代會是在某某會之下成立一個給子女參加的二代社團。但台中市機械業二代會一開始就由二代開始。成員家中均從事機械相關產業,即便彼此是競爭者,但仍抱著開放心態交流。每月聚會一次,形式多元,演講或參訪。

台中新世代委員會則是2013年成立,由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發起,成員已有50、60人,都是不超過40歲以下的青壯世代,多半是企業二、三代,少數是年輕創業家。

至於機械驗和建築業兩大產業的異業交流,則從去年開始。今年第四屆祕書長、千大鋁業第二代林書帆說,當他從新聞上看到台中機械業G2的消息,便提議結盟,一拍即合。一年舉辦一次大型聯合例會,以及不定期互訪。

二代會崛起不只在台中。嬰兒潮世代的企業家已到傳承時間,二代會已是全台各地普遍的現象。

以往的企業家聯誼會,往往是大老闆參加,如台中磐石會(1997年成立)、中菁會(1995年成立)、台南億載會(2003年成立)、高雄港都會(2007年成立)、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2015年成立)等,不少老闆會帶著子女加入,提前建立人脈以及熟悉產業動態。

但現在已逐漸有專屬二代的企業家聯誼組織。較具知名度的,如近年成立的「三三會青年企業家委員會」(三三青年會),以培養二代企業家為主。成員有40多位,橫跨電子、傳產、金融、建設、零售、醫療等產業。包括許多企業的二代如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金寶集團董事許介立、國泰金控副董事長蔡宗翰、台玻集團總經理林嘉佑、新光三越百貨集團三代吳昕昌等。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有趣的是,不僅大型企業的二代重視交流成長,許多中小企業二代,也加緊腳步,尋找伙伴。

密集聚會交流 「好命」更要「拚命」

10月初一個週五午後,台中東區漢堡巴士店舖二樓,10位平均不到35歲的男女在此聚會。他們清一色是中部小型企業的二代。這群人過去經由扶輪社平台結識,在共同背景下,組成「二代會」,常聚在一起交換事業心得。

其中被封為團長的林明賦,既是二代、也是創業家,他的爸爸開過鞋模工廠,他自己則在2015年開設地政士事務所。林明賦國小就在工廠幫忙,國中時,爸爸改開仲介工業不動產公司,等到大學畢業進入家裡幫忙,卻老是和爸爸意見分歧,索性跑去考地政士,成為代書。

另一位成員黃彥翔,爺爺和爸爸1979年共同草創志鴻機械,生產塑膠類相關的實驗室測試儀器。台塑、鴻海、杜邦都是客戶。爸爸本身是機械專長,引導他去讀電工、製圖等。

年紀最小的陳汶萱,1993年次,靜宜英文系畢業。家裡的菖樺食品1979年由爺爺所創,早年是在嘉義做喜宴芋頭冰起家,現在許多觀光景點賣的造型冰棒,都是她們家生產的。

陳智鴻,家裡開會計事務所。他體會到接班要有適當的叛逆,自己就和爸爸有許多觀念差異,例如爸爸認為不用到別家企業工作、直接回家學,但陳智鴻堅持跑到大型事務所待三年。對於用人,陳智鴻汰換過一批員工,理由是要會計專才,提高公司服務品質。三年前回家接棒後,業績成長一倍。

二代當自強!台灣企業準接班人們,正在努力證明,自己不只是「好命」出生到好人家,也願意「拚命」,成為優秀企業家。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