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一直被視為邊陲地區,但近年從交通建設到旅遊,皆急起直追,像孔學堂、多彩貴州文創園,都是最夯的文創旅遊景點。
貴州省身處內陸,被群山峻嶺包圍,自古以來,對外交通不便,總給人偏遠蠻荒的感覺。改革開放近40年來,它一直也是發展最落後的省份之一。
如今,這樣的形象正在改變。不僅縣縣通高速公路,也企圖打造文明的精神高地。
來到省會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十里河灘,這裡是國家級濕地公園,景色宜人。
貴陽孔學堂〉
世界最大儒學文化園區
從這裡往山上走,綠樹掩映中會發現一大群氣勢宏偉的漢唐式建築,供奉著全系列的儒家聖人孔子。這就是貴州傲視全中國的文化建設──貴陽孔學堂,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儒學文化園區。
「孔學堂完完全全是貴州省的一個創造,」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理事會理事長徐圻說,孔學堂並不是國家規定要做,卻屢次引起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關注,寄予厚望。
孔學堂的正門欞星門,仿照自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廟的標誌性牌坊。進了門,迎面而來一尊巨大的孔子像,行著最傳統的拱手禮。孔學堂的一樑一柱、鑄像擺設,皆有典故。這尊立像高9.28公尺,暗喻孔子的生日。
進入大成殿,便會發現孔學堂模仿孔廟但又不完全像孔廟。四面通透的廡殿,打破了孔廟單門進出的形式,廡殿是中國古代建築中至高無上的形式,用以表達對孔子的敬仰。
拾級而上來到奎文閣,是孔學堂最高的建築。古人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歷代孔廟裡都建有供奉香火的奎文閣。
造型古樸的杏壇,在前方小廣場放置了72塊石頭,代表「72弟子」聽學授業。遊客可以坐於此處,聽琴觀景,俯瞰十里河灘。
這裡不只能靜態遊賞,還有眾多高科技互動展示,令人很輕易便融入奧妙的國學中。
來到介紹儒家禮樂的多媒體展示區,一點擊牆上投影的青銅編鐘,上空便會發出清越的鐘聲,可以即興演奏一曲。靠近講堂,便會聽到《詩經》朗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酷炫的是,一個倒金字塔的720度投影,在玻璃罩內以虛擬動漫,述說著孔子生平。
設文化講座 知名大學進駐
不要以為孔學堂只有建築傲人,它更突出的亮點是六藝賞析及文化講座。經常有各地小學生前來,在老師帶領下朗朗吟頌四書五經。特別的是,他們均身著右衽儒服,彷彿穿越到了古代。免費提供這樣的打扮,是希望提供一種儀式感,讓孩子們更能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弘揚傳統儒學上創新的孔學堂,自開園以來,每到週末假日,都開辦文化講座,至今累積500多場沒斷過,並免費教授茶藝、琴藝與圍棋等。參加人潮異常洶湧,已把講座變成一個「品牌」,也是中國絕無僅有。
「以小見大,」貴陽孔學堂的掌舵人徐圻笑著說:「塑造人民的文化心靈,孔學堂在中國是獨一份。」
的確,孔學堂不只是孔廟,還是真正的學堂,甚至是學術研究機構。隱藏在蓊鬱綠林中,這裡有16棟學術樓,分別進駐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等中國知名學府,並特邀韓國成均館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進駐,學者師生們在寒暑假來此鑽研國學,研究成果與孔學堂共享智慧財產權。
「這是孔學堂真正的創新之處,」徐圻表示,貴州如此偏遠地區能夠吸引亞洲頂尖的學術單位,顯示價值獨具。
多彩貴州文創園〉
盡覽民族風情、特色非遺
貴州開創文化創意旅遊的企圖心,也充分展現於鄰近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三公里處的多彩貴州文創園。
近年來,貴州旅遊以兩位數增長,一出機場,若想很快認識貴州,多彩貴州文創園是第一站。
貴州光苗族就100多個支系,還有18個少數民族,孕育了豐富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統計,貴州總共有兩項人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5項中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561項貴州省級的非遺。
「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納非遺門類最齊全的地方,」多彩貴州文化產業集團營銷部主管左征宇指出,園區展示總共有11大類,從建築、服飾、用具到節慶習俗,甚至是戲劇、文學、體育競技、醫藥和音樂、舞蹈等。
櫥窗裡每一幅蠟染,皆是從民間徵集的珍品與孤品,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故事。例如,被稱之為「鐘鼎紋」的蠟染圖樣,傳承至今已有1500到2000年,起源於唐代,當西南地區和中原文化有了交融,蠟染的紋樣,也受到從中原地區食物的器皿啟發。
貴州銀飾也聞名於世。部件複雜,風格眾多,有牛角形、鳳凰尾羽形、花朵形等飾片,它不單是裝飾用的圖騰,也刻劃著整個家族與村落的故事。
貴州也是天獨厚的醫藥產地,海拔氣候、濕度,然後土壤的酸鹼度,包括降雨和風力的大小,都非常適合藥材的生長。一般的中草藥能夠五年生成熟的,在貴州四年就夠了。
運用多媒體 展示歌舞工藝
在歌、舞和工藝流程,則特闢專門展館,採用多媒體與高科技,呈現獨特的聲光效果。
一踏進展廳,耳邊自動傳來「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民族文化數字體驗館」的解說。站在特製的聚音罩下方,手指電視螢幕,點選歌曲的名稱,聚音罩便開始播放音樂,歌聲沁人心脾。在聚音罩範圍內,聲音很響亮,專為點歌的人而唱,至於站在聚音罩之外的人,聽到的聲音就比較小。
下一步,這裡將增加VR技術,令人宛若身親其境來到苗寨的歌舞現場。
這個新型態的園區,除了非遺展示,同時還具備了交易與體驗、培育和教育功能,最精彩的是非遺文創商品。
定期有各少數民族的手藝人來到園區,教導遊客動手學作蠟染、銀飾等。三品美術館巡迴展覽著名家的畫作。如果遊客看中了某一幅,可以直接和藝術家聯繫,商量購買或收藏。
「這個就是文化展示交易的功能,」左征宇說,園區不收取任何手續費。
左征宇很自豪表示,此處堪稱是貴州文化創意產品的顛峰。多彩貴州對文化創意產品的定義很嚴格,不能是徒具文化的表相,而是一定要有實質內涵。舉例,貴州的銀飾及刺繡皆非常有名,一款擺售的馬尾繡,是水族刺繡和苗族銀飾的融合,包含了多種文化元素,對傳統進行了美的提升。
從孔學堂、多彩貴州文創園可知,貴州已從過去的「蠻夷」直接跳到時下最夯的文創文旅。
過去幾年來投入兩岸文創工作的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曾經到多彩貴州文創園參觀,對於這種呈現方式十分驚豔,稱讚是「十分創新的文旅」,回台之後,還希望能揪好友組成一團去參觀。
「從這裡,你可以了解貴州國際化的企圖心,它讓貴州不永遠是邊陲,」她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