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八大科技界巨擘 預言半導體、AI大趨勢

台積電30週年論壇 蘋果、高通、輝達力挺伙伴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2017-10-31

瀏覽數 19,700+

八大科技界巨擘 預言半導體、AI大趨勢
 

本文出自 2017 / 11月號雜誌 非正職大軍來了

什麼樣的活動,能讓對簿公堂的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兩邊的高層同台,也能讓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遠東董事長徐旭東、富邦董事長蔡明忠等企業大老齊聚一堂?答案就是10月23日舉行的台積電30週年慶論壇。

這天中午走進台北君悅酒店會場,現場布置的紅咚咚,彷彿呼應近日台積電股價頻開紅盤的好消息。

這場論壇,由張忠謀親自主持,邀集的全球科技界七位重量級人物,均與台積電有長期合作。

焦點1〉台積電、輝達攜手打拚25年

說這一天是全球半導體業最金光閃閃的日子,一點也不為過。七位貴賓中與張忠謀互動最自然的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輝達是台積電長期合作的客戶,25年前,黃仁勳想發展第二代繪圖晶片,但在美國卻找不到任何廠商想跟他合作,只有張忠謀點頭,開啟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

張忠謀與黃仁勳合作下,幫助輝達在繪圖晶片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而六年前輝達轉攻人工智慧,開啟第二波成長動能,輝達目前已是費城半導體指數市值前五大公司。

焦點2〉蘋果、高通 訴訟先放一邊

至於蘋果,則是目前台積電最大客戶,一度傳出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將來台與會,最後代表出席的是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

台積電去年營收約17%來自蘋果,隨著台積電7奈米先進製程領先,與蘋果合作愈見緊密,蘋果下世代A12處理器大單,也由台積電獨拿。

與蘋果開打專利訴訟戰的高通,也是台積電32年客戶,由執行長史提夫.莫蘭科夫(Steve Mollenkopf)代表出席。

近年高通先進製程代工轉投三星的懷抱,但市場仍看好未來7奈米訂單將回歸台積電,可望成為台積電明年營收成長動能關鍵。

焦點3〉艾司摩爾 助攻先進製程

台積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在第三季法說會中表示,到明年底為止,將有50個產品導入7奈米製程量產,而未來增強版7奈米製程將採用的極紫外光(EUV),設備即是由艾司摩爾(ASML)提供。

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微影設備大廠,也是台積電多年供應商,此次由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代表出席。

焦點4〉台積電「大同盟」展現實力

至於博通(Broadcom),在與安華高(Avago)合併後,今年首季躍升為全球IC設計龍頭,也是台積電重要伙伴,由執行長譚霍克(Hock Tan)代表。

至於類比IC大廠亞德諾(ADI),雖然規模不如博通、高通、輝達,但也和台積電有超過20年合作,此回由執行長文森.羅希(Vincent Roche)代表出席。

從事研發低費用、低功耗、高效能晶片的安謀(ARM),也是台積電的重要合作伙伴,由執行長西蒙.賽格(Simon Segars)代表出席。

為什麼要一次邀請這七位科技界王牌出席30週年論壇呢?與台積電2012年提出的「大同盟」(The TSMC Grand Alliance)有關。

台積電希望能夠透過客戶、合作伙伴、原物料供應商間嶄新模式的合作,協助彼此贏得業務、保持競爭的優勢,建立晶圓生態鏈。

張忠謀在歡度30週年慶時,邀請七位一路走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暢談下一個半導體的十年。以下是論壇精華:

高通執行長 莫蘭科夫

讓人人智慧聯網是大挑戰

「半導體未來十年最大挑戰,是如何讓產業中每個人都善用科技,朝向智慧聯網發展,」高通執行長莫蘭科夫認為,網路就是要讓人與人相互連結。

但當物聯網發展成熟後,身為半導體業者,必須讓一般人免於擔心雲端後的技術問題。莫蘭科夫認為,未來除了努力降低運算時間、提升運算效能,也得建立有如中樞神經系統的網路,並讓更多低耗電裝置在網路中扮演不同角色。

安謀執行長 賽格

確保數據安全是新商業模式

未來十年半導體產業的驅動力在哪裡?賽格給了一個簡潔有力的答案:「數據」。

換言之,愈來愈小的裝置,上面有很多電晶體,這些裝置可放置在任何地方,上頭還有感測器蒐集數據,這些數據經處理後成為有用資料。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但賽格認為,即便「大數據」喊得震天價響,但目前仍在發展初期,對於該如何妥善處理數據,仍無確切答案,但確實蘊藏機會,可創造出新創事業、新商業模式。

不過,進入到由數據驅動的新十年,賽格呼籲,所有業者要從根本面來思考資安議題,特別是多數科技產品使用者都無法自行保障數據安全,業者得思考如何創造更安全的世界才行。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

AI深度學習推動自駕車發展

黃仁勳則從AI深度學習看未來十年半導體趨勢。他指出,運算能力與軟體發展是主導產業發展的兩股力量,但CPU(中央處理器)效能停滯,卻讓不少業內人士覺得無計可施。AI深度學習將是解決這難題的關鍵。「深度學習是大型系統,裡面程式相當龐大,就像是變魔術一樣,可以自龐雜數據找到問題的根源並預測,還能自動撰寫軟體,讓電腦自動學習各種模式,就算現在看張忠謀55歲相片,也辨識得出來,」黃仁勳說。

未來,透過GPU(圖形處理器)與CPU相輔相成,自駕車的技術將更成熟,汽車彷彿具有眼睛,可以辨識、感知周邊環境,也知道如何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亞德諾執行長 羅希

創造混種科技、專注生態鏈

類比IC雖然多不使用先進製程,但羅希認為,透過轉換,類比領域足以成為連接未來的重要橋梁。

「我們希望創造混種科技,並持續導入新技術、新製程,包括3D封裝、蝕刻技術,」羅希說。

面對未來客戶要求愈來愈複雜,羅希認為,半導體產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創新價值實現出來,因而必須把問題與解決方案緊密連結,以妥善控管成本。

同時,羅希也強調「生態鏈」的重要性,在半導體領域促進更多企業的合作,而非畫地自限,但各個企業必須要專注在自身所長,不是上中下游通吃。

艾司摩爾執行長 溫彼得

創新尺寸材料 關係愈緊密

目前全球各地出現不少挑戰,維持足夠的水、食物供給,如何發展永續能源。溫彼得認為,對半導體業者而言,要找出解決方案並不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溫彼得預言,未來半導體設計尺寸將不斷縮小,但仍可由新架構、新材料創新。

不過,創新絕非一己之力可達成,必須仰賴合作伙伴間的密切合作。溫彼得認為,未來半導體產業中,客戶合作關係將愈緊密,「沒有誰勝誰輸的問題,彼此都是伙伴,缺一不可。」

蘋果營運長 威廉斯

生技醫療 對人類助益大

電腦時代中,蘋果的重點是晶片是否具備足夠演算能力。到了行動革命,則面臨高效能與省電間的拉鋸。但談到未來十年,威廉斯認為,重點是有無願景來讓新科技發揮功效。

蘋果未來十年的願景是什麼?威廉斯指出,即將上市的iPhone X已布建A11處理器,晶片上的神經引擎可做臉部辨識,與生技有密切關係,有超過10億個單位來同時處理人像。

「產業已準備好接受變化,可在裝置上加強運算能力,也可以做機器深度學習,並改變現在醫療服務提供的方式,是對人類最大的幫助,」威廉斯說。

AI未來將取代醫師?威廉斯認為,AI雖在醫療產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診斷品質,但主要是預防慢性疾病,而非重症後續治療,此外也需要更重視資安與隱私權。

博通執行長 譚霍克

晶圓代工分工細 需求提升

譚霍克回顧1980年代迄今的半導體產業發展,發現1980、1990年代半導體以30%高速成長,但2000年後成長趨緩,各家業者只能從規模分割、槓桿併購掩飾產業成長減速的事實。

但譚霍克認為,半導體未來十年,隨著垂直整合加速,分工也會愈細密,如同台積電這樣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商將從這股趨勢中得利,接到更多訂單。

「特別最近五年,半導體供需出現變化,但隨資料中心需求上揚,未來垂直整合將更多,也會帶動雲端社群業者向下整合,需要更多代工廠,也需要更多矽晶圓、晶片工程師,」譚霍克說。

(圖/攝影組)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