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財富 vs. 學術-嘉義中正大學的孤寂

林志恆
user

林志恆

1995-11-15

瀏覽數 19,000+

財富 vs. 學術-嘉義中正大學的孤寂
 

本文出自 1995 / 12月號雜誌 第114期遠見雜誌

在嘉義民雄鄉間,中正大學矗扼岡陵,一座座藝術品般的建築,各種幾何線條,切割、堆砌出無限可能。但它的聳立,卻帶有孤城的冷寂,校園外頭,是無邊的稻田。

成立了七年,中正大學大門前的四線大道,直到今年光復節前夕才通車,分隔島上的花樹,還可看見新植的痕跡。到了今天,中正大學真正才擺脫困在靜僻鄉里的命運。

藉由設立大學帶動地方,是許多縣市的企盼,然而實際上,卸有落差。

中正大學佔地五百公頃(相當於台灣大學校本部五倍),是雲嘉境內唯一一所綜合性國立大學,地方民眾殷盼切切,終於等到一所「像樣」的大學,期望它帶來繁榮,帶來學術風氣,帶來人才,帶來財富……。

中正大學的確富了一些人,一位「中正大道」旁耕作的老農說,當初徵收學校用地時,一甲才兩百萬,如今附近的土地,一坪都六萬了。

至於在地方擔任學術領袖角色,許多嘉義人都難掩失望。嘉義縣選出的立委蔡式淵就認為,中正大學一心追逐國際聲望,與地方關係,反而疏離。

一心角逐國際?

其實中正大學設立至今,始終周旋在地方派系之間,多少抵銷了學術走出校園的速度。大林鎮鎮民代表江本毅指出,當初中正大學設置在民雄鄉(近山區),因為前縣長何家榮是民雄人,後來接任的縣長陳適庸、李雅景都屬海線,所有大建設都往海邊跑,因此大學周邊設施做做停停,反而把中正大學封閉起來。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曾志朗就無奈表示,大家都希望大學來,但地方若不能配合,大學只好萎縮在鄉間;一條馬路歷任三屆縣長,師生也受苦了七年。

事實上,中正大學創建之初,是有強烈的企圖與地方相結合。負責校園規畫的前總務長、現任法律所所長江義雄表示,整個中正大學特區的規畫,還包括校園外的住宅、社區,甚至建築都與校園內連成一體,一氣呵成。

至於觸角再往外延伸,除了已有的法律服務社、成人進修班,曾志朗還舉例,杜會科學院正協助新港文教基金會,開設終身學習教育課程,針對大專程度的回鄉人,授予新概念。他相信,如果與地方基金會結合成功,將來會是模範,「雖然對嘉義的影響還沒全面,但每個點都在發生。」

嘉義鄉親或許正等著看,一個全國性大學,除了昂貴地皮,未來將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新視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