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最吸引人的旅途就是回家

史皓偉的偏鄉醫療路

南投特刊編輯群
user

南投特刊編輯群

2017-10-25

瀏覽數 9,650+

最吸引人的旅途就是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仰投 在台灣中心找自己

偏鄉人口少,醫院經營不易,信義鄉衛生所主任史皓偉返鄉行醫,期望盡一己之力,讓家鄉成為宜居的安樂之所。

 「這裡就是信義鄉的醫學中心。」到信義鄉衛生所複診的原住民病友這句玩笑話中,帶著幾許真實。

信義鄉是南投縣內面積最大的鄉鎮,在這個比台北市大五倍的區域,只有八間診所,且多數沒有X光、超音波等設備,也不提供抽血檢查。最近的醫院在竹山鎮,車程最快要四十分鐘。萬一有急重症患者,如心肌梗塞、毒蛇咬傷、農藥中毒等,只能先透過119 系統緊急處置後送醫。若風災造成道路崩塌,緊急狀況連後送都沒辦法。

想起家鄉父老的等待

醫療資源之匱乏,土生土長的信義鄉衛生所主任史皓偉感受深刻:「以前媽媽常生病,爸爸得帶著她到處看醫生,全省都跑遍了,所以我小時候都給阿嬤帶。」最後,母親仍於史皓偉國小三年級時因腦瘤逝世。因此,父親始終期盼他有朝一日能夠行醫。

史皓偉順利成為原住民公費醫師後,二〇一一年回鄉任職。長輩們知道後都好開心,他們大多國語不流利,到山下看病常會發生「症狀還沒講完,醫生就已經把藥開完了!」的傻眼情形,所以史皓偉說:「我會講族語,他們比較不擔心。」

不過,當初雖立定志向從事醫生一行,但考上公費生資格時,史皓偉對於就讀醫科卻曾經感到意興闌珊,覺得「反正都是要分發到衛生所,趕快把公費還完就好了。」直到回部落探望時,親朋父老的殷殷期許讓他感受到責任重大,才卯起來認真學習,在臨床實習上尤為用心。

想當信義鄉的史懷哲

由於村內肝炎患者比例相當高,史皓偉到職六年來,大幅增強肝膽腸胃領域的醫療照護。陸續向衛福部申請添購超音波設備、X光機等,運用在肝病追蹤防治。事實上,放眼信義、水里兩鄉,史皓偉是唯一一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但回鄉行醫,肝膽腸胃專科變「全科」,只要病人一來,內外科都要先做處理。不像以往,嚴重的患者只能直接轉到大醫院,史皓偉說著、說著,想起了母親。

史皓偉說,過世前父親帶著母親到處求醫,除了吃藥、部落巫醫、平地廟宇的符水也都喝下去,即使當時對外交通很不方便,他們都不放棄。如果母親現在還在世,「以目前的交通狀況、醫療設備,或許和母親相處的時間,可以更長些……」講到這裡,個性木訥、不擅言詞的史皓偉紅了眼眶,拿起衛生紙拭淚。回到信義行醫,想起母親的過去,讓史皓偉更能了解「視病如親」的真義。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信義鄉十四個村裡,有九個村是「無醫村」,看診之外,衛生所的兩位醫師還得搭著巡迴醫療車跑遍全鄉各個角落,每週至少一至兩天半。甚至每個月到臥病在床的病患家裡做居家照護,加上鄉裡肺結核患者多,護士也要逐一找到民眾定期回診,十分忙碌。

為補足欠缺的醫療資源,信義鄉衛生所極力擴充功能。史皓偉說,衛生所現在健兒、心臟、胸腔、戒菸、糖尿病、牙科等通通有,要感謝「阿長」史萬秋幕後爭取,史萬秋是布農族護理長,跟史皓偉同樣都是羅娜國小畢業,所以私下總喊史皓偉是「學弟」。

史皓偉、史萬秋在信義偏鄉努力,投入醫護,期許自已是偏鄉史懷哲,扮演部落健康守護者。隨著信義衛生所不斷擴充設備,近年還新增復健科,洗腎中心還是全台海拔最高的一所,猶如一間小型醫院,還獲得了衛福部金所獎全國第一名。

想聽媽媽的故事

其實,當初史皓偉在中山醫學大學中興院區實習時,為了工作與孩子求學方便,已在台中買了房子,到信義鄉服務後,每個週末都會要往返台中。問起他每次返鄉的動力是什麼?他想了想,才說:「要是我請假,他們都會找我,而且,醫療車開去我媽媽的部落時,我總能聽到一些她的故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