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是人類生理機能的平均巔峰,」中華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杏佑健康經營中心院長譚健民醫師指稱,「三十歲以後。人體則以每年0.八陪的速度自然折舊。」
至於而立之年是否就是首次受檢的最佳起點,並無定論,至少中央健康保險局政策上並不同意;凡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的民眾,每三年可享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則增加為每年一次。
不過。「政策」並不等於「實際需要」。若以年齡為考慮健檢的主要因素,長庚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呂學重醫師,依據「周期性健康檢查」原理建議:
.小於二十歲者,每五年定期檢查一次。
.三十至三十九歲者,每四年檢查一次。
.四十至四十九歲者,每兩年檢查一次。
.五十歲及其以上者,每一年檢查一次。
衛生署保健處處長賴美淑補充說明,當年美國醫界開始倡議預防保健觀念時。選擇「一年」為標準健檢週期,部分原因是它方便易記,好向民眾宣導。「事實上,不同年齡、性別、工作及居住地的人,怎麼可能具有相同的健檢周期?」她提醒。
而家族病史記錄輝煌的人,則不妨將首次健檢年齡儘量提前,「尤其是台灣的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聯安健檢診所副院長王桂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