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新聞
■為了應付日漸老化的人口,義大利八月通過一項新的退休年金法案,規定:除非工作年滿三十五年,否則不能請領全額的退休年金。
義大利的退休年金制度,是歐洲國家中最豐厚者,但也導致目前的年金赤字高達四百億美元,相當於該國百分之四的國內生產毛額。
新通過的法令,目標除了要延長義大利人的工作年限,解決勞動力不足,以及減少每年申請年金的人數之外,也為了對付一些所謂的「小退休者」--愈來愈多的義大利人在四十出頭的壯年,就不想再工作,打算拿退休年金過逍遙日子。
這項法令估計在未來十年,可為義大利政府省下六百三十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到了二00八年,他們還打算把規定工作年限提高到四十年。
■經過一年的漫長聽證會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決定放棄對該學院研究「外星人經驗」的約翰麥克教授予以懲誡,保障他繼續研究外星訪客的權利。
麥克為該校的精神醫療學教授,文采豐富,會於一九七七年以「阿拉伯勞倫斯」傳記,贏得普立茲獎。九0年時,他開始對一些人遭外星人綁架的經驗產生興趣,訪談了幾十個自稱有此經驗的人之後,他也成為相信有此一事的人,而且寫了一本暢銷書「綁架」。
由於麥克教授去年主持了一個脫口秀節目,談論他的著作,引起許多人不滿,向哈佛校方反應不應任憑一名精神治療學教授在外談論怪力亂神,校方遂成立了一懲誡委員會,討論是否對麥克的言行加以處分。不過,由於各方指責哈佛干涉學術自由的聲浪四起,校方終於還是放棄與外星人對抗。
■法國最近出現一本暢銷雜誌,它的內容就跟名字一樣--「以物易物」。
這本去年創刊的月刊,售價十五法朗(三美元),現在發行份數已超過三萬本。「以物易物」雜誌抓住了不景氣的年代,人們吝於掏腰包買東西的心情,而把古老的交易方式引進了現代媒體的內容。該本雜誌的訊息十分簡單:他們接受且免費刊登貨品交換或需求的廣告,目前每一期上頭都有一千六百多個以物易物的消息。效果如何呢?一間鄉鎮圖書館成功的藉此以一千公斤的馬鈴薯,換得了他們想要的藏書;有人以一台卡式放音機,換了一隻冷凍的大龍蝦;還有人以一晚的高級旅館住宿,換來免費的油漆服務。
留言板
■「現在是一九九五年,新加坡是不是能再有五十年的好光景,我不敢說。再二十年?有可能。若說再有十年的榮景,那我就非常肯定。」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論及國家的未來。
■「打贏這場預算削減戰,對我而言,跟當年打贏蓋茨堡戰役即等於贏了南北戰爭一樣重要。」美國眾院議長金瑞契談他對預算削減案的志在必得。
■「我們(指馬國)比較喜歡往前看。我搞不懂為什麼日本老在為五十年前的事道歉。」馬來西亞總統馬哈迪是亞洲唯一一個認為日本不需為戰爭罪行道歉的領袖。
■「你們不能想要慢慢改革,要做就要一大步。」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到訪河內時,對越南政府提出他的經改見解。
■「我們不會少接法國客人,只會提高收費。」澳洲的妓女談到她們反對法國核子試爆的方式。
■「他沒看到她的臉,看到時為時已晚。」義大利警察談到一名搶劫自己母親的搶匪。
台上台下
■因強暴案坐牢三年的前重量級拳王泰森,八月十九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復出大戰」中,只花了八十九秒就擊倒對手馬克尼里,結束比賽。現場觀眾眼見所費不貲的門票頃刻報銷,紛紛報以咒罵和噓聲。場外則有婦女團體高喊「暴力不是運動」的抗議口號,要求泰森捐出此賽的二千五百萬美元報酬,做為受虐婦女的救援基金。賽後泰森自誇是手臂上的毛澤東頭像刺青助他大發神力。
■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州立堡壘軍校纏訟兩年半,才如願成為該校一百五十二年來首位女學生的珊儂.福克納(Shannon Faulkner),入學不到一週就熬不過新生訓練,八月中旬自動退學。
堡壘軍校一直以珊儂的體重超重,及必須比照男生剃小平頭等技術理由,來阻撓她的入學申請,而她的家人也不斷接獲死亡恐嚇。直到上訴最高法院,才打破該校的性別壁壘。
然而,新生魔鬼訓練首日,珊儂便中暑送醫,此後再也不克歸隊,報到第六天便草草輟學。
數字看世界
■儘管歐洲的社會福利不斷縮水,不過比較各國公定的親職假(產假、育嬰假與照顧子女的留職停薪假),歐洲的德國、法國、瑞典等國家的父母親擁有的假期,肯定會讓台灣為人父母者眼紅。南半球的澳洲也相當人性化,假期可長達一0四週。
■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大陸婦女的女權,以及殺害女嬰的事實又引起注意。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亞洲許多國家的嬰兒死亡率偏高,其中男嬰的死亡率又高於女嬰。惟一例外的就是中國大陸,每一千名出生的男嬰,平均有四十名死亡,可是女嬰卻達六十六人。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期的調查,百分之七十八的美國人願意在死後捐贈器官。至於那些不願意的人,原因五花八門,排名前五個原因中,以宗教因素為首,不過也有相當比例的人(百分之十三),不願捐贈器官,是因為「我還沒死,不要跟我談身後事!」
■過去出口以武器為大宗的以色列,在後冷戰時期,致力於將研發武器的技術做更多的利用,換言之,就是希望從軍火商轉變為高科技出口國。從統計上來看,這項目標的達成率還不錯;九0年時,以色列高科技商品出口值近五0億美元,今年預估將超過九0億美元。
關心地球
■人類的過度捕撈,已使百分之七十的海洋魚群瀕臨枯竭。為爭奪日漸稀少的魚類資源,各主要漁場紛紛上演起漁業大戰,如大西洋東北部的鮪魚大戰,北大平注的螃蟹與鮭魚大戰,及鄂霍次克海的鱈魚大戰等。
年初加拿大與西班牙為了比目魚問題,幾乎在紐西蘭外海兵戎相見,漁場沿岸國家和外來漁撈國家兩大陣營的磨擦趨於白熱。而在外來漁撈國家陣營內部,中國大陸近年漁獲量一枝獨秀,也令他國備感威脅。為建立海洋新序,九十九個國家八月初於是在聯合國舉行的魚類會議上,無異議通過公海捕魚全球協定。
這份畫時代協定宣告過去數百年來國際法上的公海捕魚自由就此終結。它要求成立區域性的漁業管理養護組織,商定高經濟價值的跨界與迴游魚種的捕撈配額,區內國家有權在公海登上他國漁船,檢查是否違反規定。目前全球魚獲有三分之一因不符需要而被任意丟棄,今後也將受到規範。
新鮮事 .新觀念
■以紳士名媛風範著稱的英國人,身何越來越走樣了。據「不列顛醫學月刊」調查發現,英國每六個女人和每八個男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醫學定義下的痴肥,此外還有三分之一女性和四成男性體重超過標準。
肥胖氾濫的原因與其說是吃得太多,不如說是動得太少。隨著勞心工作逐漸取代勞力工作,暖氣設備與代步的車輛日益普及,消耗卡路里的機會越來越少。而電視尤為頭號的「肥胖製造機」;英國人六0年代平均每週觀看十三小時的電視節目,如今倍增至二十六小時。三分之一的成人寧願躺在沙發上邊吃邊喝邊看電視,也不願每週撥出區區二十分鐘作運動。
■蛋雞場需要母雞,烤雞場需要公雞。英國養雞者每年得花三億美元,為剛孵化的小雞作性別鑑定,有數百萬隻雛雞因為性別不合而被處死。一群英國科學家發現,在孵卵的頭幾天,若把溫度調高到攝氏三十七至三十九度間數小時,部份母雞胚胎就會變成公雞。若溫度調降到二十二度,則公雞會變成母雞。這種雞隻變性術,對雞農和小雞都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