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計原理融會貫通 協助企業解讀情勢

學長姐帶路4〉科技公司管理部副理 張友明

陳問荷
user

陳問荷

2017-09-22

瀏覽數 6,850+

會計原理融會貫通 協助企業解讀情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8研究所指南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何選擇這個所?

張友明答(以下簡稱答):我原本是東吳大學會計系的,畢業時聽取當時教授的建議,就考慮繼續升學。當時因為覺得台大會計研究所、政大會計研究所都較難考取,而東吳又是我已經待了四年的地方,也想換個環境,因此最後選擇台北大學的會計所。

問:讓你最印象深刻的內容?

答:我在北大會計所受益於非常多老師,首先是邱士宗教授有一門課叫「賽局理論」,如果不是經濟系的學生,並不會特別接觸到這些理論。但我在這堂課裡面學到許多種模組,對於現在工作上和交易方談判提供不少幫助,讓我可以預測、考量對方和自己公司的處境,再去協商。

而李建然教授的「企業評價」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堂課,老師要求我們每週上台報告課本各章節的內容。老師會根據我們報告的內容反問我們問題,這堂課不僅訓練了我上台簡報的能力、還有即時反應,也讓我學到如何評估企業的價值,並能從平淡無奇的報表中,分析出公司實際的運行狀況。

至於黃瓊慧老師的「高等會計學理論」,則與我在大學學到的會計學很不一樣,如,許多會計學的公式,在大學就知道如何運用,卻不知道原理為何?從何而來?但這堂課讓我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得以窺見會計不同且有趣的面貌。

訓練全面性思考 活用會計知識

問:貴所給予的訓練有哪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答:相較於大學的會計系,我認為會研所養成了更為「全面性的思考能力」,不管是撰寫論文時培養的邏輯思考、或課程中所強調的系統化思緒脈絡,都讓我得以「活用」之前累積起來的會計知識,這絕非大學時期,機械式的操作所能比的。

問: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答:其實對身為一個管理者而言,單純能看懂財務報表可能是很基本的,但若層級要再往上,就得具備分析、研判、解讀數據的內涵意義,而這些都是我在會研所中曾被磨練過的。

當然,研究所對於會計專業,也必有提升。大學對於會計的認識是基礎的,而研究所的訓練,讓我可以向別人、向客戶更清楚的解釋一些實際運用的概念和原理。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很多人都誤以為念會計數學得要很好,我認為不然,如果是只是要學計算,現在的電腦或計算系統都能代勞。但,良好的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卻是機器無法取代的,而會研所很強調觀察力和聯想力,這也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台北大學會計所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