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必須言簡意賅
奧利維耶,三十二歲,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位女性結婚,與之共度一生:「每次都一樣,女孩跟我認識沒多久,見了四、五次面之後就甩掉我,說跟我說話很無趣。」
確實,如果你面對奧利維耶,會很驚訝這個男人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他的表情呆滯,聲音單調,語氣平淡,問他問題,他總是用簡單幾個字來回答。他從不表達自己的感覺或想法。他用冷冰冰、不帶感情的方式描述事實。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與他互動的人會覺得他很冷淡,甚至不想接近他。
可是奧利維耶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需要認知概念化來幫助我們理解。奧利維耶的準則是,「說話必須言簡意賅。」所以,他一開口就開門見山,這種說話方式當然效率高,可是既沒有靈魂也沒有熱情。他的條件認知模式是,「如果我說話言簡意賅,就能得到對方的持續關注。」然而,那些聽他說話的人,尤其是女性,完全對他不感興趣,讓他十分意外。看到自己的方式不成功,他很不安。如果奧利維耶關注自己積極的一面,即他的美德和品行,他會看到自己效率高、能力強的部分。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認識到,他之所以想要說話言簡意賅,好持續抓住對方的關注,是因為他從小到大都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人。他以為,如果自己天生沒有吸引力,就要想辦法變得有吸引力。而他自己找到的解決方案就是,說話要簡潔有力。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是怎樣讓奧利維耶認識到,他的想法並不適宜。大部分認識他的女性都覺得他話說得太少、太簡短,無法給出足夠的細節,她們沒辦法知道他在想什麼、他的感覺是什麼。我建議他做一個非常簡單的行為訓練。我要奧利維耶用兩分鐘描述最近發生的一個事件。他告訴我,他當選為公司的職員代表。我請他用自己平時習慣的語調來描述,他用平淡單調的語氣、不帶表情地說了一遍。
然後我要他重新講述同樣的事實,但是使用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描述他得知選拔結果時的感覺、他的期待,和他內心的聲音對他說的話。於是他用熱情動人的方式重新講了一遍,表現出自己的情緒和立場。所有人(因為是團體治療)都看到他的臉部表情發生了變化。他的臉上帶著微笑,身體坐得直挺,聲音也宏亮、也更篤定。
所有在場的人都為這個變化驚嘆不已,我必須說,他的表現也留給我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現場的女性朋友們,都對奧利維耶的第二次講述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這讓他打破了自己的模式,「如果我說話言簡意賅,我就能贏得關注」,換成另一種模式,「透過表達我的感覺、情緒,和我的想法、觀點,我會讓別人對我感興趣。」
本文節錄自:《從自我苛求中解放出來》一書,弗雷德里克‧方熱(Frédéric Fanget)著,周行譯,采實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