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長野縣曾是日本腦中風罹患率第二高的地區。如今,長野縣的平均壽命與在宅臨終比率都是全日本第一。能達到這種成效,其中鎌田實醫師的付出功不可沒。
世界上那個地方最長壽?位於日本中部的長野縣,應該當之無愧。
從東京市區搭快速鐵路,約一個小時後進入長野縣,窗外風景蛻變為山谷、田園,整個縣被層層翠綠山巒包圍。
就在這樣的田園風光,過去半世紀以來,孕育出日本最長壽的縣。
早在1990年,長野縣男性就以76.04歲,成為全日本最長壽的男性,當時女性排名第四。到了2010年,女性平均壽命增加到87.18歲,首次登上日本冠軍,而男性則達80.88歲,雙雙拿下全國第一。
但長壽,若是不健康,需臥床長照,就不是福。214萬人的長野縣還有另外兩項紀錄,令人讚嘆。
一,縣內65歲以上銀髮族就業率達26.7%,居日本第一,比日本全國平均為20.4%高出許多,顯示當地老人相當有活力。
二,75歲以上長者年均醫療費為79.9萬日圓,全國第五低,未滿75歲的死亡率更是全國最低。
其實,長野縣民並非天生長壽,這完全是後天努力的結果。
回首半世紀前,長野縣曾經是日本腦中風罹患率第二高的地區,在1950、1960年代,腦血管疾病是縣民第一大死因,平均每十萬人超過250人因此死亡。
長野縣知事(縣長)阿部守一在辦公室接受《遠見》採訪,分析長壽活力主要關鍵,是40、50年前開始,當地政府與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區志工等緊密合作,推動健康促進、健康飲食與在宅醫療等,成為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
「如今,日本政府想要推動社區整合照護系統,我們早就在做了,我們就是典範,」阿部守一說。
鎌田實走訪各地 挖出腦中風原因
要了解長野縣怎麼做,從今年69歲的長野縣諏訪中央病院名譽院長鎌田實身上,可以看到這項運動的緣起、過程與成果。
1974年,鎌田實從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畢業,拿到諏訪中央病院的聘書,本想服務兩年就離開,沒想到待到今天,已43年。當時,這家醫院只有三名醫師,負債四億日圓,讓許多人覺得他瘋了。
但鎌田實卻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價值。 他一到任就發現,「當地人健康糟透了,腦中風比例全日本第二高,」他說。
為什麼會這樣?鎌田實一年內走訪80個社區公民會所。他幫居民免費身體檢查,並進行訪談,從中理解到居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率高,均和長久以來飲食過鹹有關。
長野縣政府的調查也有相同發現。縣府從1967年~1971年對近5000個家庭進行五年飲食調查,發現患有高血壓的家庭,口味偏鹹,味噌湯、醃漬物含鹽量均高。
延壽妙招1〉飲食減鹽、多吃蔬菜
於是,從政府到醫院、社工等,全縣展開了健康飲食促進運動,主要訴求就是減鹽、多吃蔬菜。多吃蔬菜比多吃水果好,因為蔬菜沒糖分。
「直到今天,長野縣都沒有為了抑制中風而設立腦中風中心,完全是靠改變民眾飲食習慣,」鎌田實說。
長野縣府在1980年再次進行飲食調查,發現平均縣民每天攝取15.9公克的鹽,仍遠高於日本平均值。第二年,縣府繼續發起「縣民減鹽運動」,縣內醫師公會、縣町村會、食品衛生協會、營養師公會等16個團體響應,味噌工業工會、漬物工會也研發製作低鹽味噌湯、醃漬物。
「現在的味噌湯含鹽量降低,裡面加了許多蔬菜,」鎌田實說,現在民眾的食鹽量降為10.6公克,不論男女,每天蔬菜攝取量都是全國最高。
如今,走進任何一家長野縣餐廳,隨意在餐廳裡點用味噌湯,可以發現常見湯裡的豆腐、海帶,均換成了滿滿的蔬菜。
在健康飲食促進運動中,當地婆婆媽媽組成的志工團隊,也功不可沒。
早在40多年前,長野縣社區就組成食生活改善推進協議會,由醫院派出營養師輔導,一群志工媽媽固定聚會,共煮低鹽健康美食。
6月底,《遠見》記者來到一個公民會所,十多位婦女正在用萵苣、紫蘇、芹菜等多種蔬菜,搭配魚類和亞麻仁油,做成一道道健康美味菜餚。
擔任十年志工的住田晴子已是第二代志工。她95歲的媽媽,在數十年前就參加協議會,學習烹煮少鹽、多菜的料理,也使用長野特產──寒天做菜,增加纖維質,也降低了先生的血壓。
長野人大量攝取蔬菜纖維,可說就地取材。因為長野本是農業縣,農戶數超過10萬,農業就業人口高居日本第三。在山林裡開設森林餐廳的長谷川豐,餐廳內的有機蔬菜,都是自己栽種的。
延壽妙招2〉推動在宅醫療
除了推動減鹽飲食,鎌田實也堪稱是日本在宅醫療的推動者。
43年前當他來到諏訪中央病院時,發現不少長輩中風,不方便到醫院就醫,只能躺在家裡不能動,成為照顧地獄,「如果醫生也都在醫院裡不動,最後病人就是救護車送來,不如進入患者家裡。」
因此,1970年代開始,鎌田實推動在宅醫療。如今中央病院派出25名醫師,為當地140名年過八旬的病人提供在宅醫療。
90歲的牛山元男是鎌田實的病人之一,患有大腸癌與哮喘。當他見到鎌田實來訪,顯得很高興,戴著助聽器閒話家常,鎌田實也揚起聲音,高分貝問他生活作息,雖然有輕度失智,他還是拿著放大鏡,每天抄寫報紙專欄文章兩小時。他把厚厚抄寫的筆記拿給鎌田實看,在幫他檢查身體狀況後,鎌田實交代家屬照顧該注意的重點後才離開。
接著,鎌田實趕往護理之家,探望牛山元男的太太。她因為嚴重失智,無法住在家裡。
也從40年前開始,鎌田實深入社區,經常演講健康飲食與生活。今年6月底一個晚上,《遠見》跟著他,來到茅野市一個公民館內,聚集上百人,大家都來聽鎌田實分享長壽快樂的祕訣。
會後,一名婦女向前跟鎌田實說,她原本住在外縣市,上個月才搬來長野縣,因為仰慕長野是個健康長壽的好地方,讓鎌田實十分意外。
延壽妙招3〉打造銀髮族休閒場所
創造讓長者可以休閒運動的好地方,也是長野縣政府推動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
來到距離縣政府約半小時車程的泡湯中心,裡面有溫泉、運動水池與休憩吃飯的舒適大廳。雖然這個地方不限年齡,誰都可以使用,但來的人七成是銀髮族。
縣府每年以8000萬日圓支持營運,最受歡迎的課程是水中有氧運動教學,在水中練習踢腿、走路,可以改善長輩的腰痛等問題。
長野縣統計,如今全縣仍有三成三長者積極參與社會,過著活躍的生活,全國排名第六。在老年人口占三成、全國老化排名第13的長野縣,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從2014年開始,知事阿部還推出「信州(長野古名)ACE計畫」:Action(運動身體),倡導每天快走、做體操,Check(檢查身體),每天量血壓,Eat(健康飲食),一餐一盤蔬菜、鹽只要三公克。
政府經費只需每年1400萬日圓,其他大多是社區社工支援。
長野縣府透過市町村組織、醫療團體和社區志工,一年平均舉辦33.2次活動。
延壽妙招4〉鼓勵在宅終老
最後,長野縣還有一項全國創舉,就是推動在宅終老。
諏訪中央病院醫師奧知久表示,2000年日本每年有80萬人死亡,到了2025年,將增加到160萬人,已超出醫院可以容納的數量,長者要在哪裡過世,已是社會問題。
當地的佐久綜合醫院甚至提供24小時365天在宅醫師輪班制度,不只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裡就醫、老去,更將死亡場所從醫院搬回家裡。
如今,長野縣除了平均壽命是日本第一,在宅臨終比率也是全國第一。
從健康促進、在宅醫療與活躍老化等面向,長野縣打造出面對老化社會的運作體系,不只是日本典範,也值得台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