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做到做不動為止!農民對土地的奇特忠誠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7-04

瀏覽數 20,300+

做到做不動為止!農民對土地的奇特忠誠
 

劉勝雄何不擺攤賣菜呢?傳統中,農民只管種。賣,歷來交給商人。如果農民整天擺攤,誰去種地呢?

也有靈活的銷售管道。有些菜農,清晨採摘,挑到路邊叫賣,賣得差不多就回家。

劉勝雄的靈活管道是他在東勢區開補習班的二女兒。每天早上六點多,女兒帶些蔬菜到東勢,擺在補習班門口,上課時收起。久了,有人知道這裡菜便宜,沒農藥,會特意來買。

「說實在的,我女兒很辛苦,我每天都讓她賣菜。不是她的本業。」他的苦瓜種得很漂亮,在鄉下賣不上價錢,每公斤只四十幾塊。這是比較醜的。這種寄到台北,更不值錢。頂尖的運到台北,運費、箱子錢自己出,一箱一千塊(二十公斤)的話,他只能拿八百多,還是合一公斤四十塊。

但仍然要發到台北。產期到時,每天摘幾十上百公斤,一個地攤根本消化不完。

劉勝雄有四個孩子,二女兒在東勢開設補習班,老三兒子也在補習班教書。他倆住在家裡。他管自己兒子叫宅男。又替女兒擔心:「補習班一個店面,每月租金四萬多,還要再請兩個老師。一個月這就要多少錢!」

會不會希望孩子也來務農?他含蓄地說:「補習班,到某個年紀你還能做嗎?以後五十幾歲了,你做什麼?我現在幫他基礎打好。」

在許多都市人喊著「三十歲就退休」「真不想去上班」的同時,農民對自己的職業卻有一種奇特的忠誠。許多都市人視退休為自由解脫,可是農人會一直做到做不動。農人的抱怨,是農作物賣不上好價錢,但他們很少抱怨農活本身、土地本身。好像土地給了他們一些城市裡的水泥地給不了的東西。

不到半小時,衣服濕透。挑件乾的換上,濕衣服掛回去晾。明白了棚子裡為什麼會掛幾件T恤。農民在地裡的時間,可能要超過在家。山下建更衣處,山上修廁所,都是為了讓自己更舒服。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山上果園外,他像將領巡視防線,白色肥料袋上,黏到的蚊蠅並不多。即使這樣,即使防蠅網像蚊帳一樣遮得嚴嚴實實,苦瓜一露頭,仍立刻套袋。果蠅叮一口,可以放十隻蟲。它能夠叮十顆果實。「一半公的,一半母的,想想那是多少!」地頭放著塑膠盆,十幾條苦瓜淹在水裡。他掰開一根給我看:全是蟲,活的。生蟲的苦瓜被抓來淹水,發酵做有機肥。在農業的迴圈中,自然界的一點一滴都不會浪費。

台灣農民對價格的敏感、技術上的精雕細琢,在劉勝雄身上高度呈現。他對土地興致盎然,彷彿腳下踩著宇宙的無限可能。山下菜地,每逢颱風就湧泉水,去年,他終於想到辦法,挖開土地,埋四個直徑一尺半的水泥管。然後嘆:「直到這種年紀才想到。」技術的追求永無止境,不滿足向農改場求救,索性去上大學,從「怎麼辦」到知道「為什麼」。不像許多老農依賴農會,也抱怨農會。他幾乎不提農會,不走共同運銷,而是自己賣自己的,因為他夠強大。他對技術的無止境投入裡,有一九五、六○年代台灣農業黃金時代的印記(普遍認為,五○年代的土改、農會改組、科技投入開啟台灣農業高增長通道),他相信技術、相信付出就有回報。他是一九五三年農會改組後培訓出的第一代新農民,挺過殘酷的清洗式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二十一世紀的成果展示。他的苦瓜,碩大豐美潔淨,毫無瑕疵,在有機管道、網路直銷出現之前,他是大眾管道中的勝者與王者。這也是他對農委會的「吉園圃1」驗證毫無興趣的原因,在菜市場,一個標章,遠不如一根完美的苦瓜本身更有說服力。在他的時代,他做到了最好。而新時代農民的煩惱,不是他的煩惱,作為一名農業大軍中的即將謝幕者,他不再是主演,就像他不再想管理他的產銷班一樣,他的精力從外部逐漸收回,聚焦在腳下這一甲地上。

他每天來地裡,上午幾小時,下午幾小時,像上班。果實日夜都在長,果蠅日夜也在長,地裡的收成和麻煩日夜都在長,他有幹不完的活。

做到做不動為止!農民對土地的奇特忠誠_img_1

本文節錄自:《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耕地的人,另一種生活想像》一書,綠妖著,圓神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