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師談創意思考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5-05-15

瀏覽數 18,000+

大師談創意思考
 

本文出自 1995 / 6月號雜誌 第108期遠見雜誌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科學研究是複雜適應系統,社會也是一個複合的複雜適應系統。複雜適應系統的運作方式,是先接收到一連串資料,然後在這些資料中找出規則,歸納出模型,然後把有關這些模型的描述壓縮成短短的陳述,這個陳述就叫做「範型」(schema)。有了範型再加上更多的資料就可用來形容世界,預測未來發生的事,或規範世上複雜適應系統的行為。

另一方面,印證到現實世界發生的事件,不同範型在競爭之中就會產生回饋作用。因此每個範型都必須要改變,或被不同的範型取代,範型間的競爭是受其實世界發生的結果回饋所影響。

以科學研究為例,範型就是理論,不同理論彼此競爭,新資料和新觀測結果和理論的預測兩相印證,這些觀測結果的回饋,就影響到不同理論的相互競爭。所以,總的來說,如果一個理論預測較準確,就會被增強。如果理論預測得不準,這理論就降級為接近的說法或被拋棄,這就是選取的壓力(selection pressure),回饋影響範型的競爭。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得到創意思考?以理論科學為例,我們所謂有效的創意觀念是指什麼?我們所謂具創意的觀念是較能符合觀測結果,或能有力解釋觀測結果;或比過去提出的理論有更連貫性的描述。

懂得揚棄

我認為要獲得一個科學新觀念,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揚棄,摒棄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換句話說,為獲得一個新而正確有效的觀念,通常必須揚棄某些偏見,一些既有正確或錯誤的觀念。愛因斯坦就是揚棄過去絕對空間時間的既有觀念,證明麥克士威方程式的對稱觀念也可以適用於力學,才能提出相對論。

這些創意觀念是怎麼來的?讓我以自己的一次經驗為例來說明。一九五二年的時候,基本物理界對一件事很困惑,是跟外太空宇宙線在地表附近產生的粒子有關。這些粒子呈現出兩種矛盾的特性,它們顯示出有強交互作用,但是它們又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衰變,分解為其他粒子,那表示它們有弱交互作用。

我猜測也許是因為一種選取法則,讓強交互作用不能造成粒子衰變,因此粒子要等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弱交互作用引起衰變。當時我推測這個選取法則是跟I值(一種角動量值)相關,在一次演講中,我原來要說這個粒子的I值等於5/2,卻不小心說溜了嘴,說成是一,那時我立刻停下來,因為如果答案是一,那就不會有矛盾了,但我不知道我是怎麼會說出「一」來的。

一九六九年,我們一群人--包括理論物理學家、理論生物學家、畫家、詩人、雕塑家在亞斯本舉行一個創意思考的研討會,暢談各自創意思考的經驗。令人驚訝的是所有的談話都一樣;在什麼是需要的與什麼是有用的之間總是存在一段距離,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往往都在想了很久,思索如何填補道之間的差距之後,突然靈感來了。我們從事不同領域的人歸納出四個步驟,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步驟早已有人提出。

事實上,一百年前德國科學家漢默已經都寫出來了,他提出三步驟:(一)浸透,你得把自已完全浸在困難中。(二)熟慮,你得等觀念出現。(三)照明,靈感一來,腦袋就開了。第四步驟是數學家潘卡瑞提出的「證明」。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困」而知之

問題是怎麼樣去縮短等待的時間?有些人宣稱可以教人思考技巧,這些人為企業界人才開訓練課程,賺了大錢,他們也試圖教人創意思考。我知道其中一個叫做狄布諾的人,如果從複雜適應系統的角度看來,他提出的觀點很有趣。

狄布諾建議,如果你深陷困境,要解決困難,你就翻開報紙,看第三頁最下面一行的最後一個名詞,然後用道個名詞來解決你的困難。這怎麼可能?我們談到複雜適應系統,當你被因谷底,你需要一些雜音幫助你離開這個困境。用報紙某頁最後一個名詞是一種可能,它也許會帶你走出沮喪的谷底,讓你得到一個更好的方法。

此外,狄布諾還推薦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的方法,一群人坐在一起解決困難。腦力激盪的法則就是你可以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但是當別人提出某項建議時,你不能說「這是個笨主意」,笨主意有時也會刺激我們想出好妙方。

有人認為將創意思考和傑出科學成就相提並論是一種謬誤,比方說公司去郊遊,沒有人帶刀子,不能切乳酪,但有一個聰明的女孩就掏出信用卡,用卡片切乳酪,這是創意思考,但卻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成就。所以有人問,那些有創意思考的人會有什麼特質?這些特質是天生的,還是可以經由後天學習?

哈佛教授帕金斯舉出幾種特質:(一)使命感,要有解決困難的使命感,這並非與生俱有;(二)知道所處困境的局限,你必須能知道你被困在一個不好的觀念上,否則你沒多少機會可以拋開它,這也不是天生的;(三)願意自處於局限邊緣,也就是說願意花時間在各種沮喪的谷底邊緣保持平衡,這似乎也不是天生的;(四)系統陳述問題的能力,知道問題是什麼,要解決問題通常就不那麼難了。

有創意不難,但你必須熟知如何運用創意,才能真正解決你的困難。

(吳程遠、蕭富元採訪,蕭富元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