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要如何過接下來的生活?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6-07

瀏覽數 19,800+

要如何過接下來的生活?
 

那次海灘之旅結束後,艾琳和我開始在波士頓找公寓房子。住在波士頓讓我回去復健比較方便,艾琳之後要找工作也比較合適,因為波士頓的工作機會多上許多,她也不想從契姆福德鎮通勤波士頓。此外,我自己也一直想搬到波士頓。艾琳跟我在爆炸案發生前很愛在布萊頓區消磨時間,在那裡有米雪兒和蕾咪等朋友,也有很喜歡的咖啡廳跟餐廳,這感覺很理想。我們可以先租房子一年,看是否確實如想像的完美。

但只找了一趟就知道行不通,跟艾琳住在城裡很棒,出席活動也很讚,但我一想到自己單獨待在公寓的家中,想到夜裡上街買東西,心臟就撲通猛跳。

我記得波士頓警察局長艾德.戴維斯在追捕炸彈客那天早上說的話:「我們相信他是恐怖分子,特地來這邊殺人的。」

他錯了。查納耶夫兄弟不是來這邊殺人,而是本來就住這邊。無論他們是禽獸或什麼,他們是我們的一分子。他們也是波士頓人。

如果不選波士頓,我們知道只能選契姆福德鎮。這對艾琳是一大改變,她先前是城裡人,即使在來老媽這邊幫忙的期間,仍始終覺得會再回城裡。於是我們慢慢來,一週只看幾間公寓。洛厄爾市跟契姆福德鎮有些不錯的公寓,大部分是紡織廠改建的公寓大樓,但我們沒找到喜歡的。

我們終究得搬,老媽家只是暫時的住處,雖然我在那邊住好幾年了,但我視為那是我做出人生重大抉擇之前住的地方,現在我長大了,需要邁步前行來顧好艾琳跟我自己。

我想著未來,艾琳跟我在爆炸案後這幾個月始終避免去想的未來。未來,也就是我的殘障人生,簡直讓人難以想像,所以我們只把目光放在每個明天,就是變得更好,變得更堅強,今天得做的就去做,只為重返正常。

每當有人問我想要什麼,我都跟他們說:「我只想當個正常人。」

我一而再在訪談或報導上聽到與看到:「我只想當個正常人。」對我來說,這代表正常行走。我想在二○一四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大賽那天自信邁步:雖然我將面臨人群、恐懼與糟糕的回憶,我仍想邁步前行。

這意謂著要達到蜜雪兒替我設定的每個短期目標。

現在我已經改用拐杖而非助行器了。

我能走在草地上,也幾乎可以爬樓梯了。我現在的目標是好好地上下樓梯。

我已經不去多想之後的事情。

可是既然艾琳跟我要搬到新地方,我們不得不去想未來,我們接下來五年要住哪?我們想要什麼?

而且到底正常是什麼意思?

艾琳歸結得最好:「現在有兩條路走,我們可以試著拋開這件事,你回去好市多工作,我也回醫院工作,我們試著過正常平凡的生活;或者我們可以擁抱改變,去做些好事。」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我們至今仍未給出答案。老媽倒是很清楚她希望我怎麼做,她希望我抓住機會。她希望她兒子能成為別人的楷模,為需要的人募款,替受苦的人打氣。雖然我不認為她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她以前想到我的未來時,總想像我是工程師,住在北契姆福德一間不錯的房子裡。

但我要怎麼幫到這世界?

我有錢,但不知道要怎麼運用,我不知道要怎麼成立慈善機構,又要以誰為幫助對象?

身受重傷卻孤立無援的人有很多,我在斯波丁復健中心看過很多。

也有成千上萬的癌童,我在慈善活動見過他們。

麻州大學洛厄爾分校的教務長先前寫信給我,談到給爆炸案受害者的獎學金:「如果你未來考慮重返本校復學,我們願竭盡所能的歡迎你。」

可是現在我不需要他們的幫忙了。先前的我的確需要,那個無名小卒的我只要有九百美元就能改變人生。那麼我該試著協助有類似困境的人嗎?

艾琳當然必須參與這份慈善事業,我負責對外,她負責對內。可是她會開心嗎?還是說她需要自己的一份工作,跟傑夫.鮑曼的世界離得老遠?

「你可以出書。」凱特提議。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嗯……「你可以把你的故事讓外界知道,以你想要的方式述說。」

可是……

「還能幫助別人,激勵別人。」

我不太確定……

「你也不必上媒體。至少出版之前不必。」

好吧,既然妳都說了。

老媽喜歡這個主意,但艾琳沒被說服。其實應該說,艾琳很討厭這主意。

她不想讓陌生人踏入我們的生活。

不過艾琳也知道出書的好處,她想幫助別人,她比我所見過的任何人都更關心別人。

而且我知道我該有些事做,也許我需要有個方式來回顧這段經歷,出書不只是敘述這段經歷,也是要放下這段經歷。把所有記憶拿出來,放進一個盒子,然後把盒子塞在櫃子最頂上,一個我不必看到的地方,但需要時總能拿出來,準備好時總能拿出來。

我跟艾琳說,只要不搞得太累,寫書也許是種心理療癒。

「由你決定。我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想寫,就要寫好。」她說。

幾天後,艾琳跟我在我們很愛的一間餐廳吃午餐,是波士頓市中心的喬伊美式炭烤餐廳。那天是她媽媽的生日,我知道艾琳媽媽非常關心我,雖然她沒有開口,但其實很想為我的復健盡一份心,所以我邀她那天早上陪我去復健,中午一起用餐。餐廳在紐貝瑞街,離爆炸案所在的博伊斯頓街隔兩條街。我想說沒問題,反正這裡現在只是一般的街區,血跡也老早清掉了。

可是我得承認,置身那一帶仍讓我緊張,讓我想起邪惡的存在。壞事總在最無預期之際猝然襲來,如果炸彈能在博伊斯頓街爆炸,為什麼不會在這裡爆炸呢?

所以雖然我吃得很開心,也很高興有她們相伴,最後仍想趕快離開。可是我說要買單時,服務生說已經付了。

「誰付的?」我問。

「他們希望能保密。」

我露出小狗般的眼神看著她,誰能抗拒一個輪椅男的哀求呢?

「他們不想對你造成困擾。」她說。

「我們只想跟他們道謝。」

那個服務生笑了出來:「他們就是要我轉告這句話給你。」

我不知該如何形容。這就像……我站在雨中,有個陌生人走過來給我一把傘,沒說一句話就轉身離去。幾週後,我仍想著這件事,想著一點小事可以有多大意義。

這讓我明白,我可以怎麼為這世界做些好事。

要如何過接下來的生活?_img_1

本文節錄自:《我無所畏:就算失去雙腳,也要用意志跑完人生!》一書,傑夫.鮑曼(Jeff Bauman)、布雷.威特(Bret Witter)著,林力敏譯,三采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Aaron Burden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