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劉麟麟笑說,附近都是田,學生即便要翻牆,也沒地方可去,「算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創校50餘年 在台南逆勢突圍
12年國教引發家長搶送孩子到私校熱潮,北部、中部不少老字號私校,每逢國中部招考時間,報考人數都居高不下。
到了台南,情況就不這麼熱絡,不少私中都面臨減班壓力,但創校50餘年的港明,卻在台南逆勢突圍,每逢國中部招考時間,仍吸引上千人前去,錄取率僅三成出頭。
攤開該校的成績單,今年國中會考,港明國三生拿5A以上的學生有113人,更有11人拿5A++,每個科目拿C的學生,平均下來僅落在2%。
高中部今年學測成績可謂「南霸天」,75滿級分達兩人,70級分以上達29人,達頂標有125人,60級分以上共151人,共占全年級兩成五以上。「最近南部港明竄得非常快,」台中衛道中學教務主任孫立仁觀察。
如此成績,使得港明也吸納了不少高屏地區的學生。讓家長趨之若鶩的另一原因,是自從港明創校以來,就以培養醫科學生當作目標與招牌。
劉麟麟指出,由於醫師的地位較高,因此高中部長期以來就設立醫科班,專門培養有志進入醫學院人才,久而久之口碑建立,不少醫師世家都把孩子特地送過來,「也有不少家長送過來是要培養孩子成為醫院的接班人,」他說。
教務主任黃文雄粗估,自1983年高中部設立,每屆平均20至30人考上醫科、牙醫科系,換算下來,港明至今已培養了600餘個醫生,甚至曾有整班多達40個學生都考上醫科的紀錄。
究其原因,港明的成績會好,除了國中部可以以考試篩選績優學生,有私校優勢外,素質平均,比較好教。
但實際上,除了有此先天優勢,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拚勁,也是主因。
當問及港明成績為何在近幾年會一直竄高,原以為應有特殊教學方式,但劉麟麟卻給了最簡單的答案:「老師認真。」
劉麟麟舉例,高中部某班導師願意從早上開始,待在學校一直陪學生,直到晚上9點夜自習結束,每天都是如此,等同待在學校超過12小時。
就連寒暑假,這位導師也願意自行找學生回校自習,解決學生課業問題,「因為寒暑假沒供餐,老師也會自掏腰包買東西給學生吃,」黃文雄說。
老師認真 快速應變考試趨勢
新進老師進到港明,都會由資深老師給予經驗傳承,共備課程,讓新老師也學到資深老師的專業與熱忱。「我們的薪水和福利,更是比照公立學校來給,」黃文雄指出,港明的老師可以安心帶學生往前衝,不必承擔招生壓力。
劉麟麟分享,一般學校學生,倘課業有問題,通常只會找班上的導師或科任老師,但港明很特別,老師與學生已達成默契,只要有問題,每個老師都能問,不分班級,老師都很樂意回答。
近幾年來台灣教改頻頻,變得愈來愈複雜,高度積極的港明老師,自然能快速應變考試與考試內容的變化。
例如,近來新課綱實施在即,會考、學測題型已有不少題目都改為素養題型,導致學校所學與考題出現落差。很多老師還是照著以前的方式教學,但考試已經改了,讓不少學生怨聲載道:「怎麼會考都不是上課所教!」
因此,只要大考結束,港明老師就會密集開會,研究出題方向,進而改變教學方式。這也是港明成績屢創新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