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以「奇幻烏托邦」為主軸,內有13大主題裝置,是由許多藝術家下鄉體驗在地農業特色之後,配上桃園身為草花王國的各種豐富材料,迸發的跨界靈感之作。
另外,農博會還有不少裝置藝術,或蘊含當地文化,或聚焦當地產業,盡顯在地特色。以下精選幾個最熱門的植物地景與裝置藝術,不可錯過。
必遊景點1:創意植物地景 描繪農村印象
守護大地〉
60公尺巨型雙手 宛如溫暖農夫懷抱
位於展區入口的守護大地,兩隻大手赫然佇立。高5公尺、長達60公尺的巨型雙手,以各式草花妝點,象徵農夫溫暖的懷抱,是人氣最旺的地景。
飄浮鯨魚〉
摩天輪創意秀 展現「魚菜共生」
鯨魚上也能種植菜葉!18公尺長的飄浮鯨魚,以改良式「魚菜共生」概念為設計主軸,魚群排放在水池的糞便,會往上傳送至植栽裝置,作為鯨魚上菜葉的養分。如此一兼兩顧,種菜又養魚,還帶動摩天輪裝置轉動。
巨人農夫〉
運用「日晷」原理 呈現規律作息
運用「日晷」原理,太陽照射時,巨人農夫手上的鋤頭會產生剪影,經過經緯度計算,能得知現地時辰,展現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必遊景點2:巧妙裝置藝術 演繹桃園特色
鋼雕鵝〉
凸顯合群、團結的桃園在地精神
由在地的東和鋼鐵與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院,運用廢鋼材,共同創作出大小不一共24隻的鋼雕鵝群,「鵝」是新屋重要的在地產業,「群」則代表桃園農村的合群、團結,別具意義。
巨型電鍋〉
象徵餵飽北台灣的米倉與溫度
電鍋也是一大拍照熱點。桃園向來是北部重要米倉,更是近來冠軍米賽事的常勝軍,農博會這個全國最大的電鍋,高5公尺、底直徑長4.5公尺,鍋蓋上定時還有水氣製造出的熱騰騰煙霧效果,要讓遊客感受到暖呼呼的家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