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高行健之怒!諾貝爾獎得主 為何大嘆「大倒退」?

三嘆美的消逝 台灣的文化水平和藝術鑑賞能力非常好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7-05-23

瀏覽數 24,250+

高行健之怒!諾貝爾獎得主 為何大嘆「大倒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師大昨頒給他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台灣師範大學昨頒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推崇他在文學、寫作、藝術創作、戲劇上的卓越成就。高行健近年來不斷在台灣「呼喚文藝復興」,他高度肯定台灣的民主與文化成就,同時期許台灣社會可扮演現代「文藝復興」的推手。

高行健1940年出生,法籍華裔文學家,祖籍中國江蘇泰州,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科學院對其評價:「具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高行健之怒!諾貝爾獎得主 為何大嘆「大倒退」?_img_1

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右),昨日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左),頒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台師大提供

他嘆:20世紀以來 唯獨美消失了

「20世紀以來,什麼都可成為藝術,唯獨美消失了。」高行健曾說,20世紀的美學不斷顛覆、否定了人類的文化傳統,把文學藝術當作革命的武器。他舉例,在蒙娜麗莎臉上畫兩撇鬍子,「一個玩笑竟成20世紀藝術潮流的主流」,批判、顛覆已成當今藝術創作的主導思考,「問題很大」。

高行健之怒!諾貝爾獎得主 為何大嘆「大倒退」?_img_2

圖: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得獎著作《靈山》音樂舞蹈劇場,曾在台灣演出。

再嘆:藝術若換季 還有什麼傳世價值

「連繪畫都被排除在當代藝術中。」高行健感嘆,廣告、香水、服裝成為當代藝術展的主角,「太荒謬了」,扼殺了真正的藝術創作。真正的文學藝術要遠離市場、政治,如果藝術跟時尚一樣「換季」,還有什麼傳世價值?「這是大倒退」。因此,高行健想要喚起21世紀的文藝復興。

他說,這個文藝復興是全人類的,沒有地域限制,由當今藝術家們「走出自己的路」。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三嘆:文化求日新月異 要打大問號

高行健指出,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作家、藝術家的思想沒有國界,但這個世界又問題重重、困難重重。但文化跟科技不同,建立在工具理性上的科技,是不斷進步,日新月異,這是無可否認的,「但人類的文化是不是日新月異,就要打個大問號」,他舉例,烏托邦共產主義革命造成的災難,死了很多人,這是人類的進步嗎?這是大可懷疑的。

高行健表示,我們需要文化,啟發人的心智,讓人明白身處的環境,也因此,文學藝術就起了作用。

高行健之怒!諾貝爾獎得主 為何大嘆「大倒退」?_img_3

圖:高行健表示,「我是法國公民,也自認是世界公民,但我有一個千真萬確的故鄉,就是台灣。」

「我有一個千真萬確的故鄉 就是台灣」

昨台師大校長張國恩代表授與高行健名譽博士學位證書。高行健致詞時表示,「我是法國公民,也自認是世界公民,但我有一個千真萬確的故鄉,就是台灣。」

高行健說,他在法國定居30年,「巴黎是我的家」,他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在巴黎完成,因為巴黎環境自由。「但台灣是我的故鄉,這是確確實實的。」高行健說,他所有作品在台灣發表、演出、評論,沒有任何的困難和障礙,深深得到台灣朋友的厚愛和賞識,「讓我很驚訝」,也說明了台灣的文化水平和藝術鑑賞能力非常好。

「期待台灣找到中西方思想的新出路」

高行健說,他目睹了台灣社會30年來的進步,不只是經濟繁榮,文化也很繁榮,「台灣何嘗不能像古希臘一樣,展開一番新文化、新思想」,期待台灣找到中西方思想的新出路,也看好台灣誕生出大思想家、大藝術家,或是大文學家。

(本文轉載自2017.5.2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