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式創新,一向被公認是民間企業自己發展,和亞洲中日韓台等地,用政府力量扶植是截然不同的模式。但,經歷矽谷創新洗禮的美國線上(AOL)創辦人凱斯(Steve Case),最近出新書 《第三波數位革命》(The Third Wave:an entrepreneur’s vision of the future)揭露,大家都錯了!搞創新,絕對需要政府幫忙,偉大的美國也是一樣。
像許多人讀過賈伯斯的故事,知道他初期去和銀行貸款遭遇過非常多的阻撓,卻不知道最後願意伸出援手的,是美國中小企業局(SBA, https://www.sba.gov/)。正是因為美國中小企業局,提供了貸款擔保,才讓銀行願意發貸款給賈伯斯。這個很少在媒體上露臉的美國政府單位,是許多矽谷公司的隱形推手,晶片業老大英特爾、IC設計大廠高通也都曾在草創期間,經由它的擔保取得寶貴的創業資金。
美國政府做的不止於此。1994年,美國一個獨立聯邦機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推出數位圖書館先導計畫(DLI,https://www.nsf.gov/discoveries/disc_summ.jsp?cntn_id=100660),祭出總額6800萬美元的高額研究補助金,來給有興趣幫當時很粗略的網路資訊,做出創新索引的人。猜猜看誰拿到了補助金?兩個史丹佛大學生,賴利佩吉(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他們後來靠著此階段的研究基礎,發展出劃時代的Google網頁搜尋引擎。
凱斯常看著身邊許多矽谷精英,一天到晚嘲笑政府,認為自己比較優秀,他認為他們是忘記了過去美國政府的協助。像是網際網路,當初是只准許軍方、專業機構才能用的科技,要不是時任美國參議員的高爾,積極立法開放給民間企業, 包括他創辦的AOL在內的美國網路產業,都沒辦法誕生。
凱斯更認為,下一波的數位革命,政府的角色,只會更重要,因為這些新創公司,幾乎是第一天,就會遇到現有法規,以及現有傳統業者的群起抵制,例如Uber、Airbnb。鬆綁這些,全都得靠政府幫忙。也因此,凱斯勸誡所有想創新的企業:你對政府的看法,一點也不重要,但如果你拒絕和政府合作,就很難成為第三波數位革命的贏家。因為政策馬上會把你擋在門外。
凱斯在新書《第三波數位革命》中的許多建言,如現在是傳統勢力的企業如何創新等,也被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以及亞洲•矽谷投資長翁嘉盛推崇,希望能帶進台灣。看來,無論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天天光罵政府,的確是不會讓台灣進步,要搞創新,一定要推著政府前進才行。
photo via:https://www.facebook.com/stevem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