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度報稅的社會新鮮人等首報稅族,只要了解報稅公式、掌握報稅流程、善用報稅軟體及試算服務,就能輕鬆完成報稅。
將去年全部的所得扣掉免稅額、扣除額(標準或列舉二擇一)和特別扣除額後,就是去年所得淨額。所得淨額乘上適用稅率,再扣除累進差額,就是應繳總稅額。應繳總稅額再扣除已預扣或可扣抵的稅額,就是要繳或要退的稅額。
國稅局官員表示,報稅有四大步驟,首先是準備自己去年的所得及扣除相關報稅資料及文件。沒申請試算服務的首報族,可透過臨櫃及網路查調自己的所得及扣除額。
掌握報稅資料後,第二步就是依公式計算稅額。去年綜所稅免稅額為8.5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為9萬元;受扶養年滿70歲的「直系尊親屬」,免稅額為12.75萬元。標準扣除額為每戶9萬元,夫妻合併申報則為18萬元。特別扣除額項目中,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為12.8萬元。
因此,所得單純又無扶養親屬的單身上班族,若去年年所得低於30.3萬元(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就免結算申報及繳稅。也就是說,月薪22K的人不用繳稅。
第三步則是選擇報稅方法,有稅額試算、人工書面申報、二維條碼以及網路申報4種方式。第四步則是選擇繳稅或退稅方式,可採現金、信用卡及轉帳繳稅;退稅則選擇指定帳戶或國稅局寄發的退稅憑單。
國稅局官員指出,網路報稅最方便,可以一次解決上述查詢、計算、申報及繳稅4步驟。用Windows系統電腦,要至電子申報繳稅網站下載並安裝報稅軟體後,再登入報稅;使用Mac、Linux系統的電腦,則直接用瀏覽器直接上WEB版電子申報繳稅網站申報繳稅。
官員表示,網路報稅身分認證有4種,包括自然人憑證、金融憑證、「身分證字號+戶號」以及「健保卡+密碼」,登入後依系統指示將資料上傳,即完成申報。
(本文轉載自2017.05.0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