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上週公布《公司法》修法草案,現行公司法共449條文,將增修約130條。本修法分四大主軸,友善創新與創業環境、強化公司治理提升股東權益、增加企業經營彈性、效率化及電子化。
其中,此次修法等於首度將「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入法。
第一條文將增訂「公司經營業務,應遵守法令及倫理規範,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 以善盡其社會責任。」象徵扭轉過去「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為股東謀取最大權益」,企業不僅對股東有責任,更不能忽視其社會責任。
強調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從事商業運作,達到自給自足,又能達到社會公益目的的「社會企業」,是近年廣受推崇的新興企業類型。
留心觀察不難看出,推動社企風潮已然在全台蔓延。
勞動部從2013年起就把每年11月定為「社會企業月」。以去年11月為例,在全台北、中、南舉辦社會企業觀摩、國際論壇交流、市集展示等活動,讓更多人認識社企。
行政院將2014年定為社企元年,推出三年期的社企行動方案,從調法規、建平台、籌資金、倡育成,共四面向創造有利社企發展的環境。2015年成立總規模達2億元的社企循環基金,要協助社企家取得創業第一桶金。
熱度延續之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上週末舉辦「社企良品 美好生活大晉級 全民採購運動」,喊出「挺社企,一起購(GO)」。
現場邀請綠點能創、台灣藍鵲茶、2021社企、鮮乳坊四位社創家。另外也有四位來自電信、零售、餐飲、通路的不同企業代表,分享以企業的角度如何支持社企。
綠點能創與台灣大哥大合作綠能公益與投資整合平台;家樂福支持台灣藍鵲茶在坪林集水區認養茶園及推動農民規劃契作專案;Mr.Onion天蔥牛排採用2021社會企業的老梅商品研發入菜,讓民眾用「吃」就能挺社企。
鮮乳坊則是第一瓶進軍連鎖大型便利商店的牧場鮮乳品牌。創辦人龔俊嘉透露,以前常遇到消費者反應產品很好、但不知到哪裡買,「現在終於可以直接回答樓下全家便利店就有!」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吳明機表示,已推動「Buying power-社會企業產品採購獎勵機制」及「輔導社會企業進入共同供應契約採購」,透過鼓勵採購社會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增進對社企的了解、共同創造社會影響力。
活動將號召全民採購,獎勵活動自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對以實際行動採購社企產品與服務之各級政府及中央各機關、國營事業(含公股行庫)、踐行CSR之企業組織將於今年12月給予表揚獎勵。
可以預見,兼顧公益與獲利的社會企業,產品與服務型態將愈來愈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