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 23 歲時得了癌症,你會怎麼繼續剛起步的人生 ? 一場大病讓我開始思考自己能替別人做些什麼 ? 如果能讓人快樂且變得更好的話,那我好像還能為世界做點什麼」─ 趙大鼻
透過分享,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交點
每個月第三個星期六,總會有一群素昧平生的人因為一場名為交點的聚會而相遇,也因為對彼此的不熟悉,只有三三兩兩的交談聲音,這時一名神采奕奕的男人走到了台前,在他有如魔術般的穿針引線下,整個空間瞬間變得鬧哄哄的,原本不認識的人們開始了交流,洋溢著快樂的氛圍,只要有他在人們臉上總是掛著笑,他是趙大鼻,出過三本書,發起過大型的公益活動,現在創辦了協會及公司,目的是讓更多人成為彼此生命中的老師,但其實在 12 年前他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大轉折,剛退伍的他被醫師判定得了淋巴癌,在與病魔搏鬥的路上他有了一些體悟及想法,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開始有所行動,讓人生有些微笑的轉變 。
為了扭轉家庭命運,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小時候,因為父親書讀的不多,經濟狀況也不好,在學校總覺得自慚形穢,很少與身邊同學互動,總是一個人靜靜的在位子上畫畫,透過繪圖勾勒出心中的世界,直到有一次在課堂上被老師看見,將他整個人抓起來並嚴厲的責罵他,不好好讀書整天就只知道畫這些有的沒有的,這對當時的他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嚇的他再也不敢畫畫,成了一個更安靜的男孩,身為家中長子的他底下還有四個弟妹,他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夠翻轉家庭的狀況,上大學後,他四處打工,只要有錢賺他都願意做,大學四年他做過了 22 份工作,大三大四時更在酒吧擔任全職調酒師,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不正常的生活加上複雜的工作環境,身體也發出了警訊,退伍後,他身上開始出現了不知名的腫塊,而腫塊也越來越大,檢查之後確診為癌症,原本正要起步的人生成了沒有終點的療程,醫院冰冷的病房成了最常去的地方,也因為看不見自己的未來,原本開朗的他也變的抑鬱。
因為父親,而有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有一天,他一如往常的在病床上裝睡,他聽到父親抓著醫生的手,懇求醫生將他身上的血與躺在臥病在床的大鼻交換,把帶有癌症的血換到自身上把健康的血輸給兒子,這一番話在大鼻耳中猶如轟雷巨響,重重的捶在他的心上,自己遇到生命中的障礙卻不願意前進,卻還每天對身邊照顧自己的人抱怨,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說也奇怪,這是出現一個聲音告訴他「大鼻!!不然你再想吧 ! 你能做些什麼 ? 」
他想到自己以前因為畫畫而快樂,於是在病床上他重新拿起畫筆,一筆一畫勾勒出自己的故事,他發現身邊的人在看了他的圖後,笑了,而他自己也跟著笑了,原來帶給身邊的人快樂是件這麼棒的事 。
如果讓人快樂是種本事的話,那他好像能替世界做點什麼
於是他更努力的畫,也因此出了人生第一本書《大鼻的抗癌日記》,因為書中動人的故事,而被選為教育部青年讀物,同時病情漸入佳境,他開始四處分享自己的故事,從一開始生澀與緊張,到在台上侃侃而談,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講師,現在卻意外踏上分享者的道路 。
他發現,把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再做的更好是件很棒的事,而如果讓人快樂是種本事的話,那他好像能替世界做點什麼,而他也努力的做著,直到有天,他遇見了一個女孩,女孩因為患有嚴重的疾病,只剩 3 年好活,但再聽了他的故事後,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堅定的告訴大鼻自己要把剩下的 3 年給活好,這帶給大鼻很大的衝擊,開始問自己還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除了讓別人快樂我還能怎麼做 ?
為了傳遞感動而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在回顧了自己過往的人生後,他發現自己很能讓人凝聚在一起,不論從一個點到一群人甚至是一個團隊,他總是能將彼此的矛盾與衝突磨和,他意識到這似乎是他能做的另一件事情,於是他建立了「益師益友共學會」,從一開始只是社團到現在變成協會,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專業,他把這一群人召集起來相互分享自己的技能,把協會打造成講師孵化器,讓平凡的人也能站上講臺感動更多的人,他發現幫助更多人完成夢想是件快樂的事,期許自己成為他人向前的推手,能成就多少人我不知道,但他相信做了就會有所不同。
為了協助更多的人,他成立了 " 1766 " 線上廣播平臺,數十位廣播人分享自己的知識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免費在線上播送優質的內容,讓影響力能觸及到講臺之外,也在今年到四川的新創聚落授課與交流,認識許多兩岸的優秀人才人,他把自己定位成擺渡人的腳色,讓有需要及有能力的人能到更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展,他持續地走在幫助更多人的這條路上 。
在聽完故事後,你想為自己做什麼改變?
「今天這個舞台不是屬於講者的,而是屬於台下的你們」這是大鼻一直強調的,他所做的只是為了拋磚引玉,讓原本平靜的水面有層層的漣漪,重點不是你今天聽或看了什麼,而是在聽了故事後,你想要為自己做些什麼,因為唯有開始行動,才能讓改變成真
交點故事人:承霖
喜歡聽故事聽音樂的大男孩,因為坂本龍一說過 「相信沒有辦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等於不存在」,於是開始試著紀錄經歷過的一切。
專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