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便當所帶的菜色 呈現「午餐」是什麼的教育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3-21

瀏覽數 17,750+

便當所帶的菜色 呈現「午餐」是什麼的教育
 

便當

藝術家李奇.高德(Rich Gold)曾說過,「便當可以被視為一個「『代表家的可攜式聖物』,並且能被帶進充滿敵意的校園」。它代表著一個強大的防護罩,裡頭所裝滿的食物被裝飾成孩子心愛的卡通人物,如蛛蛛人或凱蒂貓,這些都讓人覺得彷彿父母親就在自己的身旁。

我們很可能對帶便當所帶來的安全感,抱持著太多的信念。便當的問題反應出一般我們餵養孩子方法的問題。父母親相信他們裝入午餐盒裡的任何食物都是對孩子有益的,因為這是他們的愛心。二〇一三年在英國一份有關營養午餐的報告中提到,在自備午餐中,只有百分之一從家裡帶來的便當有達到學校餐廳所供應熱騰騰午餐的營養需求。然而,這份報告還指出,大部分的家長仍然相信自備的午餐較為健康。

一般便當所帶的菜色提供了一個很奇特,有關「午餐」是什麼的教育。二〇一四年,在美國抽樣一千三百一十四所小學的學校午餐,揭露出比起學校的營養午餐,學生自備的午餐含有較多的糖份、較高的熱量、更多加工處理的點心、更多含糖的飲料,同時,有著較少的蛋白質、纖維及鈣的含量。

除了奇怪的以物易物(例如,你的穀物棒換我的巧克力?),這種營養不均的攝取會出現在「非社交性」的孤立情況下。一般情況下,家長還是為孩子自備午餐,因為他們相信孩子太挑剔而不吃任何東西,但是根據二〇〇九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吃學校營養午餐的孩子遠比吃自備午餐的同儕,更有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的食物。

但是神奇的便當仍然具有潛力。在談到成人餵飽自己這件事,便當可以成為一個訓練自己吃得更好的工具。在二十世紀早期,日本便當率先使用鋁合金製的盒子來盛裝飯菜,這提供了一個設計最理想的容器結構,讓人們能吃到健康的午餐。方形的分隔可以裝入不同的味道且精緻的菜色:米、蔬菜、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腐、魚、炸雞塊、一些肉丸,或者日式煎蛋)及甜美多汁的水果。這些便當盒用來盛裝每一個人的午餐,舉凡從幼童到商務人士皆可使用;在健康方面也讓人容易操控食物份量的多寡,無需特意去計算卡路里。《只是便當》(Just Bento)一書的作者伊藤真紀子,利用自備的午餐便當瘦了超過三十磅以上,因為她把注意力集中放在「多樣化及容量不同的便當盒」上。如果你只是吃光便當盒裡的飯菜(小孩的便當盒容量為三百毫升,成人若胃口適中,可用六百毫升的便當盒;至於食量大的食客則可用九百毫升的便當)—如此一來,應該是沒有吃過量的可能。

便當所帶的菜色 呈現「午餐」是什麼的教育_img_1

本文節錄自:《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一書,碧.威爾森(Bee Wilson)著,盧佳宜譯,大寫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