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危言聳聽
台灣的政治鬥爭一波接一波;台灣的選舉一年接一年;在法治與民主二者都殘缺下,台灣的不確定感一陣又一陣地加深;台灣的危機一層又一層地擴大;台灣的二千萬人民一天又一天地陷入民意受到重視、民意受到忽視的迷惑之中。
愛護台灣前途的人、關心中國命運的人,應常要一起來認真探討當前台灣的危機。
(二)六頁衰敗因素
從一個政權的興亡到一個國家的盛衰,近代歷史所顯示的事實是十分明確的:
(1)施政與民意相違背,人民的生活未有改善;
(2)政府部門(包括國營事業)貪污腐敗、社會公平與正義消失;
(3)高層官商(包括民意代表)勾結、貧富差距擴大;
(4)當權者獨裁攬權,民主、法治難以建立;
(5)政府肆無忌憚、擴張軍力;
(6)社會福利支出過於龐大,發生嚴重財政危機。
即以最近三年熟悉的事例來看,不論蘇聯的崩潰、東歐的解體、美國布希的連任失敗、日本自民黨的下台,都逃離不掉上面失敗的軌跡。對執政者非常殘酷的一個現實是:只要上面任何一項發生,即足以遭遇到被選民拋棄的厄運。如果數項同時發生,不僅政權要喪失,國家也要面臨崩潰。
從上面泛舉政府失敗的六個因素來看台灣政局,其中二項錯誤我們的政府沒有犯:人照生活未有改善、軍力漫無顧慮地擴張。然而其他四項,正以不同的速度日漸蔓延擴散,否則民進黨就不會在本屆立法院擁有近三分之一的席次,新黨也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以及成立的必要。
在前年立委選舉中,雖然頻遭國民黨的封殺,王建瑄以最高得票率當選,原因無他,選民就是要選出正義的化身,來為他們發言。
(三)冷漠是最大的危機
台灣的真正危機在於:除了少數意見領袖及知識分子之外,絕大多數的人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對公眾事務的冷漠。
如果大多數人照,或者大多數民意代表,真是持續不斷嚴格地在監督政府,台灣社會怎會在今天出現這些極端不合理的情況:
.有超過一萬美元的每人所得,但只有第三世界的生活品質;
.台北市有多家國際第一流的五星級旅館,但台北市的人行道卻比大陸任何一個大城市破落;
.重大工程幾乎一定有特權介入,也就幾乎一定有舞弊,即使受到揭發,也常常是「大幅報導,小幅處理」;
.一個普通收入家庭,窮畢生儲蓄,也難以在市區買得起自用的住宅;
.當政者花盡心思所要推動的施政(如開拓國際空間),常常不是一般人民認為最迫切需要的)如交通、肅貪),二者的差距不容再忽視。
這些大家熟悉的實例個別反映出:公共建設的嚴重落後。市政的低效率、對特權介入的束手無策、財富分配的不均,以及執政者未必知道真正的民意在哪裡。
(四)二千萬人的自覺
面對上述這些缺陷,再加上泛政治化帶來國家認同、省籍情結等的衝突,生活在台灣的二千萬人民,只有透過自覺,才能挽回頹勢。很顯然:是我們的冷漠,助長了社會紀律的敗壞;是我們的縱容,才使少數政客的挑撥得逞。因此。在過去威權體制下養成的「冷漠」,一定要在多元社會中提升成「參與」。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坦白地承認:
(1)我們過於短視與自私:像當權者與既得利益者一樣,我們又何嘗不時時刻刻只看到自已一時的利益?我們又何嘗肯願意多付一分稅,願意少一分政府的津貼?除了在投票時,表現了一些自主性外,我們也極少關心公眾事務。只有「利益團體己才關心它們自身的利益。
(2)我們過於自愛及自保:像所有那些想討好當權者一樣,我們又何嘗敢、何嘗肯「對有權人說實話」?過去是「明哲保身」,當前是「趨炎附勢」,我們太缺少自尊與自信了。
(3)我們過於聽話及健忘:對上層所宣稱的、所交代的都信以為真;對上層所一再犯的錯失,總以為下次會改善。但是,事實證明只是自己太過於天真。
(4)我們過於寬容及忍耐:從來沒有一個講究法治的社會,會出現像台灣這麼多的工程舞弊,選舉時出現這麼多的賄選,以及執政黨會主控這麼多媒體。中國人真太懂得容忍了、太厚道了。
不幸的是,今天台灣的危機,正是在老百姓自己的短視與自私、自愛及自保、聽話及健忘、寬容及忍耐之下,愈來愈惡化。
試看今天的台灣:少數政客與少數富豪,正以各種巧妙的方式,安排、掩護來相互換取政治利益及龐大財富。在這個交易過程中,有人得到權勢、有人得到錢財,更有人是兩者得兼,而且這場交易正方興未艾,規模愈來愈大、關係愈陷愈深。
反對黨勢力的上升與「新黨」的成立,應當會對道種敗壞的政風稍有嚇阻作用。但最根本的辦法,還在於二千萬人民的自覺。民進黨撼醒了一部分人民,新黨也會激發一部分人民。
從現在起,每一位選民要挺身而出,勇敢而理性地對施政的成效,做嚴格的批判;對官員的能力與操守,做嚴格的挑剔,對三個政黨做嚴格的評估。
我們不再做選舉投票日那「一天」的主人,我們也不做冷漠的一群,我們不放棄時時刻刻要做一個嚴格的裁判者。
有挑剔的選民,才有廉能的政黨,才會有廉能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