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試著「慢呼吸」!無恙牙套找回健康新感受

正確減量呼吸,比開刀與呼吸器來得有用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7-01-24

瀏覽數 63,300+

試著「慢呼吸」!無恙牙套找回健康新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在人的人一生中,有超過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它是健康最大的基石,畢竟充足且確實的休息,不僅更能養精蓄銳,也能在全然放鬆的狀態中,幫助器官排毒、減輕負擔。不過,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患者往往無法在休憩過程中,達到真正的健康助益。

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不同,平均值約在6.5至8.5小時間,睡眠良好的人,能夠擁有足夠的深睡眠,但睡眠不佳的人,往往在長時間睡眠後都還是感到疲憊、嗜睡。

許多人在睡眠中都會打呼,這是呼吸道狹窄、呼吸不順暢的警示。偶爾發生,且無呼吸暫停的現象稱之「鼾症」,但如果經常發生、且有憋氣現象的打呼,則稱做「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吸不到空氣、睡眠中更自然大口吸氣的突兀現象,常常令枕邊人苦不堪言。

試著「慢呼吸」!無恙牙套找回健康新感受_img_1

用「慢」心態治療 找回最佳睡眠品質

在傳統的治療方式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法不外乎有二──「戴呼吸器」、「開刀」,但對於秉持自然療法、緩慢自體修復觀念行醫的林彥璋醫師來說,那可是對人體最不友善的舉動。

「現代人凡事講求快,長年睡不好後去做檢測,檢驗報告出爐後便要求迅速根治,但卻沒發現戴呼吸器可能一輩子都脫離不了它;開刀切除口腔肥大肌肉後效果不彰,復發情況也非常頻繁。」

他擔憂地說,「我沒辦法想像人體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呼吸動作,居然要靠機器取代。」於是,他靠著多年的牙醫經驗與臨床實證研發「無恙牙套」,漸漸改變許多患者睡眠品質,竟然也改善了許多長年來積弱不振、也難以根治的老毛病。

無恙牙套是種壓住舌根、建立正確的鼻呼吸習慣,並提升鼻腔機能的輔助工具,無恙團隊執行經理林子宸表示,經過許多病例的臨床觀察,人們應該從「慢」的心態重新檢視呼吸品質,注意自身身體感知與行為,進而從日間養成好的呼吸習慣,夜晚更不再無所適從。

打破迷思!呼吸不是愈多愈好

「打鼾問題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跟平常的呼吸習慣有很明顯的連帶關係。」她分享,常聽到別人說「深呼吸」,但深呼吸其實是吸進更多的氧。

「自由基對人體有傷害,幾乎所有疾病、甚至癌症都跟自由基脫離不了關係,而身體自由基的最大來源,是氧氣。既然要抗氧化,抵擋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為何還要把大量的氧氣深吸進身體?我們應該打破迷思,大家以為呼吸不夠,其實是吸太多了。」

林子宸引據牛津大學出版研究刊物《生物學及醫學中的自由基》中章節《氧氣是有毒氣體》表示,「氧氣是活性很強的氣體,過量會讓身體像生鏽般氧化,呼吸,微量就夠。」

她說,成人每分鐘所需的呼吸量約1250毫升即可,不過人體平均常態每分鐘呼吸量為4000至6000毫升、講話時的每分鐘呼吸量大於1萬毫升;更誇張的是,有打鼾症狀的患者,白天每分鐘呼吸量高達1萬5000毫升,夜間的每分鐘呼吸量更直逼2萬2000毫升,這已是正常呼吸量的17倍之多。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試著「慢呼吸」!無恙牙套找回健康新感受_img_2

重新「訓練」呼吸 解決身體百般疑難雜症

醫學上的過度呼吸症狀,對神經、心理、心血管、腸胃都有影響,常見症狀包含頭痛、頭昏、注意力減退、焦慮、胸悶、心悸、脹氣、腹痛、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鼻塞過敏、筋膜疼痛等,但一旦「訓練」好呼吸,許多問題都自然能迎刃而解。

沒錯,呼吸是能夠訓練的。

我們平常早已習以為常的呼吸,可能一直以來都伴隨不正確的呼吸節奏,或是幾乎用口呼吸,而非用鼻呼吸──無恙牙套就是在這種導正的觀念下誕生。

它以慢節奏重新體會呼吸的感動,除了改變睡眠,也改善體內健康本質,人也樂觀了起來。

林子宸說,在呼吸「復健」的過程中,其實就是用最自然、非侵入性、自體恢復、緩慢而有效的方式改變體質。「雖然一開始的確會因為不適應、口中有異物等感受而覺得不適、想吐,但三個月到半年能讓未來都沒有後顧之憂,比起其他侵入性治療都還來得有效。」

雖與傳統醫療方式相悖 但從各種臨床中都得到正面回饋

她指出,若使用呼吸器,等於一輩子跟著機器了,這種問題會導致咽喉肌肉退化、呼吸道愈來愈窄,而機器過度送氣的情況,將造成一肚子脹氣,產生不少過量呼吸的副作用。

此外,開刀治療容易復發,因為患者沒辦法扭轉呼吸習慣。而無論是懸壅垂、扁桃腺或上呼吸道軟組織,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的原因,醫師常不知道從何下手動刀,就算手術成功而沒鼾聲了,但結果呼吸習慣還沒改變,未來復發可能性很高。

雖然這樣子的主張,與目前醫學上大部分理論與觀點相悖,但無恙團隊並不打算因此打退堂鼓,反而是在一個個真實的臨床實證案例中,再次應證他們所堅持「緩慢」的初衷與信念。

為了像個親切的褓姆般定期追蹤患者牙套適應狀況,林彥璋醫師與無恙牙套團隊所有專員,每天都會主動關心牙套配戴者,看著一篇篇「睡眠品質變得更好」、「我終於不用再使用我配戴10年的呼吸器」、「覺得呼吸更順暢更有精神」、「皮膚過敏問題解決」的溫暖分享時,就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

重新檢視自己的呼吸,試著減量、緩慢體會每一口氣的浪漫,也許你會發現最深層的箇中奧妙。

無恙牙套:www.alliswell.tw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