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造台灣循環經濟新標竿

水泥產業=未來產業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7-01-04

瀏覽數 17,650+

打造台灣循環經濟新標竿
 

(圖說:台泥公司在花蓮和平水泥工業區之水泥廠、發電廠、工業港三合一循環經濟設計。)

水泥是各項建設、災後重建無可替代的重要資源,面向未來,水泥產業更是台灣與全球循環經濟連結的有利途徑。

國內學者因而語重心長呼籲:依照經濟部礦務局「台灣礦產資源政策前瞻研究計畫1/3」顯示,台灣大理石蘊藏量達2.97兆噸,台灣應珍視得天獨厚的礦藏資源,讓水泥業成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契機。

2014年,國內水泥產業的廢熱發電總量近2.8億度,平均取代水泥業總用電量18%,節能效果顯著;政府在2012年頒布水泥業能源效率指標,如今水泥產業能源使用效率優於歐盟及全球平均水準;國內水泥礦區復育綠化也成為國際同業的取法對象,澳洲政府出版品《礦業永續發展》一書,將亞洲水泥花蓮廠礦區列為永續發展典範。

即便最具挑戰性的二氧化碳排放議題,國內水泥業也做得有聲有色。亞洲水泥自2005年起由工業局認列減碳結果,至2014年的10年間,減排近28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並五度獲頒自願減量績優廠商獎勵;台泥花蓮和平廠的鈣迴路工廠,則是全球最大鈣迴路碳捕捉工廠,全年減碳量相當一千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歐洲水泥協會提出邁向低碳經濟的5種途徑,其中碳捕捉與儲存技術被認為最具減碳潛力。

打造台灣循環經濟新標竿_img_1

(圖說:台灣水泥花蓮和平廠的鈣迴路碳捕捉設施)

技術與國際比肩 水泥產業全面落實綠色製造

由此不難發現,台灣水泥產業早已今非昔比,若以全球產業的天平衡量,台灣業界技術與節能減碳等表現,均得與國際並駕齊驅,這是歷經環保意識抬頭等社會變遷,水泥業投注近30年時間努力全面實踐綠色製造的成果。

台灣區水泥公會李坤炎理事長及台灣水泥黃健強資深副總經理表示,目前國內6家水泥公司、9處工廠共14座水泥旋窯,均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預熱預煅式旋窯,而最能展現永續理念的,則是水泥業開採技術與復育綠化的大幅精進。在開採技術方面,國內兩大產業龍頭台泥、亞泥長期以來均採用階梯式採礦直井捷運系統,兼顧環保、經濟、復育是這項技術的最大特色,石灰石透過直井運輸,首先解決噪音與粉塵等環境問題,藉由直立通道與重力加速度作用,石灰石能快速的從礦場頂端落下,再經由密閉輸送系統運送進入山下廠區,大大降低運送碎石的能源消耗與景觀衝擊。

同時為回應社會急切的環保訴求,水泥業者不斷精進植生綠化技術。過去復育原生植被至少需歷時10年養成,亞泥花蓮廠採用自行研發的創新工法,僅1年即可使得殘留壁展現綠意。國內各級學校師生均時常造訪這座屢屢獲獎的「森林裡的工廠」,透過校外教學與亞泥蝴蝶園中翩翩飛舞的蝴蝶一同見證現代水泥工廠的潔淨環境。

水泥業處理廢棄物 環保與經濟共存最佳解方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在2016年初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將這段水泥產業的綠色創新形容為「長達15年的綠色長征」,而今長征已經進入連結循環經濟的新階段,水泥產業善用水泥旋窯運轉溫度高達攝氏1400度的特性,將環境保護的努力由自身擴及整體社會,讓廢棄物化為零汙染的可用資源,為台灣發展循環經濟升溫。

長期以來,未能妥善處理的工業廢棄物與生活垃圾,一直是現代社會的環境隱憂,垃圾焚化爐最高溫度大約為攝氏1000度,以人們聞之色變的「世紀之毒」戴奧辛為例,在此溫度下並無法防止戴奧辛的形成。為遏制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日本、歐盟、大陸均立法推動水泥業協同處理工業及生活廢棄物,不但可有效減少垃圾焚化爐與掩埋場的設置,廢棄物中可燃的部分成為水泥旋窯替代燃料,可降低原煤的耗用,不可燃的灰渣則轉化為水泥的替代原料,可降低天然礦石之使用量,亦無需二次處理焚化灰渣的問題——水泥製程可將廢棄物變為可用資源,即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

當前東部各縣市政府正為垃圾處理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善用在地水泥旋窯,正是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最佳解方,而國內全年事業廢棄物總量超過1200萬公噸,水泥業協助處理量僅占前五大廢棄物四分之一(詳見表一),其餘去向及處理方式值得重視。

再循環、再製造 台灣擁有絕佳循環經濟條件

循環經濟是各國致力發展的重要永續策略。檢視我國水泥產業,無論能源使用效率、節能減碳、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提供必要建設資源等功能,均已優於國際水準,唯獨替代燃料與替代原料使用比例明顯低於歐、日,是美中不足之處。若要迎頭趕上,則有待廢棄物處理相關法令反映國際趨勢,縮小競爭落差,讓條件具足的我國水泥產業躋身全球綠色供應鏈,展現積極的循環經濟角色。

表一  廢棄物變資源 

台灣水泥產業的循環經濟角色

打造台灣循環經濟新標竿_img_2

備註1國內4家主要水泥公司2014年處理總量。

備註2資料來源:能源局,「耗能產業能源效率指標之建立與輔導計畫」執行報告,(2015)

備註3 資料來源:歐洲水泥協會(CEMBUREAU)報告,(2015)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