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成敗還在「人」
遠見九九期國策顧問趙耀東先生所撰「抽絲剝繭話採購」一文,讀後深有所感。
企業界往常重「賣」輕「買」,講求銷售策略技巧的言論,可謂汗牛充棟;而談論採購理論與技巧者,便相對顯得太少。事實上,謹慎而有效地「買」,有時比「賣」還賺得更快更多。在趙氏文內所提「中鋼」實例,便給我們很多啟示。
政府企業在採購上的機動或靈活性不足,幾為一般論者所詬病,是以公營企業採購對於企業經管之貢獻,一般人的印象,不是覺得不凸顯,便是覺得乏善可陳。探究其原因,有人歸咎於制度之繁複,然而繁複亦其來有自,蓋法令多源出「防弊」之觀點,有其不得不爾之理由。疑惑的是,在此制度上,積數十年來的改進,已不可不謂周全,「弊端」卻仍時有所聞。何以致之?一言以蔽之,誠如趙先生文章後段所敘,採購成功與否真正的關鍵,全在「人」而已矣。
本人在公營事業數十年,依累積之有關經驗,認為趙先生所指「培養採購人員的尊嚴」,確屬直指核心,最為真切感人的一句。藉此亟欲補充的是,採購用人「慎始」的重要,也就是選用採購人員之始,就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疑人不無,用人不疑」,始可讓採購人員盡其發揮。
在今日經濟活動錯綜複雜之下,一般入選用人才,「才幹」固然重要,但是有才無德,仍不足以成事。對企業是否「忠心」、「盡心」,對職務是否「誠心」、「耐心」,對於知識是否「虛心」、「專心」,毋寧仍是「人」首應考量的因素。
台北 見佳
社會與學術的合一
拜讀貴刊九八期走向學術探社會--中研院新走向一文,至感欣悅於中研院未來發展藍圖的三大面向:(一)主動面對社會以普及並應用學術成果;(二)團體性的學術跨科際整合研究。筆者願以地理學的角度,更深入地詮釋這二大面向的重要性及其時代性。
地表空間可大別為人與其所處環境兩大要素,且二者處於不斷地互動狀態,其流程大致是:(一)人透過對環境的識覺,而在腦中形成認知概念;(二)進一步在腦中,對其概念作主觀性的評價而形成價值觀;(三)依其腦中的價值觀表達為行為,作用於原先所識覺的環境。
上述的流程中,互動的過程需要時間,時間的長短則隨狀況而不一,且環境不斷地變遷,人腦中的價值觀便不動地轉變,以致所表達作用於環境的行為不停地改變,這整個流程,史家湯恩比稱為環境對人不停地挑戰與人對環境不動地回應,儒者則稱為「人文化成」。
地理學的另一角度是空間組織,兩個空間形式的互動便形成一個空間組織,如「人」是一種空間形式,「環境」是另一種空間型式,兩者的互動即是一種空間組織。但是一空間形式亦可以為一空間組織,就像在「人」與「環境」的互動中,「人」是一空閒形式;但就「人」內部生理系統的互動而言,「人」則是一空間組織。
基於上述,學銜研究就分析而言,是在理解一空間組織下層的空間形式;就綜合而言,則是在理解一空間形式上層的空間組織。因此,分析愈細愈清楚,就愈能瞭解綜合狀態,但分析後部分的鑲合並不等於整體,其盲點在於部分與部分間的互動過程。
由上述可知,跨科際研究的重要性,即在於瞭解整體,並以綜合分析的態度進行之,達致更輝煌的學銜成果。
屏東 地痕
優惠房貸悄悄縮水
財政部為照顧無殼蝸牛族,特邀集大型行庫承作「無住屋首次購屋貸款」,訂出優惠利率,減輕無殼族房貸的壓力。開辦兩個年度以來成效雖不錯,但這項優惠卻早已變質,因大部分行庫的優惠只適用貸款的第一年,到第二年又將房貸利率調回一殷房貸。這不但使小市民有受騙的感覺,更讓薪水階級吃不消。
對這種不當做法,金融局局長鄭重表示,優惠只適用一年是「漫無章法」的做法,該局為消費者主持公道,將強力介入,並將未依規定行事的銀行名單公布。
對金融局「遲來的正義」,無殼族均將衷心感激,然只公布銀行名單對無殼族並無實質益處,因其「新利率」仍然是「新殼族」心中的最痛,首次購屋族到第二年時,仍然有如「砧板上的肉」,任各行庫宰割。
各行庫如同「強盜」的作風,金融局除了公布名單外,更應提出具體的補教方法,否則受害者心中的怨恨很可能在年底選舉時爆發出來。
嘉義 陳嘉玲
加入聯合國無關歧視
近來朝野兩黨又在積極推動「加入聯合國運動」,但某些推動這一運動的黨派、政客堅稱中華民國護照在世界各地受到歧視,中共在國際間處處打壓台灣,所以必須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使台灣免於中共威脅。
吾人曾持中華民國護照遊歷歐、日、港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未遭外國人排斥和刁難;我只看到台灣人在國外行為囂張,不守紀律,而遭當地人歧視;也就是說,台灣人之所必受外國人歧現,並非因為持用中華民國護照,而是因台灣人自己的不良行為所導致。
事實上,今天推動「加入聯合國」運動的某些政客,其真正目的在搞台灣獨立。其實中華民國立足台灣已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來,台灣有自己的領土、人民,有自己的國號、國旗和國防、外交,早已是獨立於中共之外的一個主權國家。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共和國」,其所轄領土大小一樣、人民一樣,並不因改不改國號而有差別。可是「台灣共和國」卻是中共武力犯台的最直接誘因,最佳藉口。
加入聯合國非短期可成,在未來漫長歲月中,我們如不能理智地思考抉擇,硬要以「台灣」之名加入離合國,刺激中共犯台,賠掉整個台灣,「壯志未酬身先死」,值得嗎?況且台灣是否能加入聯合國,中共才是最大關鍵因素。中共擁有否決權,只要他反對,不論我們用何名稱都無法進入聯合國;若硬要無視中共這一決定性一票,而冀望他國支持,無異是鴕鳥作風,緣木求魚。
當今之計,我們應與中共協商,讓中共明瞭,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絕對是兩岸中國人的資產,兩個中國在聯合國互助合作,絕對有益兩岸人民。
北市 夏傳鐘
借鏡新加坡的規畫力
新加坡政府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廉能、有效率的政府。他們的一切事物皆經妥善計畫。而且這計畫不是三、五年而已。而是X年計畫,X代表著無窮盡。
在新加坡,他們的政府官僚可以看著圖,指著一片公園告訴你,以後那裡會有一個捷運站,或者有個垃圾焚化爐。他們也能指給你看,將來在此會開一條馬路,會建一條捷運。一切的事物,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所有的建設與預期,都在按部就班地依計畫實現著。
反觀台灣,似乎想到哪就做到哪。今天決定要開馬路,就徵收民地,明天決定要建捷運,就再挖馬路。結果可以合併進行的工程,卻分成了好幾段。利益團體為了開路設站的問題,互相爭利。被徵收土地的老百姓怨恨政府。繳稅的老百姓也埋怨政府,馬路開到一半還會轉彎或中斷,真是中外奇景。
沒有經過妥善規畫這個步驟,是無法邁向成功的。希望我們的政府,在做每一件事時,能把眼光放遠、放廣,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則來進行。
北縣 張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