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吳維 十八歲,明星高二年級
我把壓歲錢存起來當零用金,每年大概有七、八千塊,如果有需要再跟爸媽拿,只要是正當理由,他們都會給。
平常我比較常看電影,電視很少看,電視廣告對我買東西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廣告裡的東西很少是我必需的,而且我能力有限,又不可能去偷、去搶,沒必要用的錢就存起來。每天都要上課,還要練習樂隊,正常的學生生活不會引起什麼物質慾望。
如果我有一大筆錢,我想我會先買土地、房子和石油,因為土地和房子會愈來愈貴,要趕快買,石油是無法替代的,可以保值。我不會想買車子,因為車子太多會造成污染,找車位也麻煩,搞不好以後為了控制車輛成長,台灣的車子也可能賣得像新加坡那麼貴。
至於以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會有點迷惑,覺得好像世事無常,因為看到太多的死亡,我想,把握現在是最重要的。
有些青少年會花很多錢和時間,盲目地追求流行或是崇拜偶像,我很同情他們,因為這是教育制度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制度只重視智育,讓很多念高工、高職的學生覺得心理不平衡,沒有發展的空間,所以他們要找一些瘋狂的事情來發洩一下,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責任,但是我無力改變事實,只好看淡一點,我們同學當中有些人是補習一年才考進來的,那一年的日子很不好過,結果進來之後反而更放蕩,特別喜歡作怪,例如穿拖鞋來上課,我們也儘量包容,畢竟這是團體生活。
一般青少年的休閒娛樂,我也會接觸到,但是想放下就放。職棒元年一開始,我就很迷棒球,現在要升高三,功課比較多,我就只看報紙的職棒新聞,不會像以前那樣看整場轉播。
青春不要留白,沒有錯,但是應該是正當的活動。像我是學校的樂隊,我最想做的就是把樂器吹好,在台上表現很好。要崇拜別人,不如崇拜自己。
周惠雲(化名) 十六歲,今年國中畢業
我在遊樂場打工,一個月有兩萬四,通常拿一萬四回家,剩下的自己用,不過沒有存下來,差不多都是拿去買衣服,有時候出去玩還要坐計程車,錢就全花光啦!
沒事我都跟朋友去打保齡球,在家就是睡覺,要不然就把所有的衣服拿出來重穿一次,我有兩、三大箱的衣服,不包括那些扔掉的,我拿一萬多塊出去買衣服,兩個小時就可以「打死」。
我媽不讓我買機車,說是太危險,其實我很想去買一輛March。我很多朋友不到十八歲照樣開車,有的還開賓士,都是開家裡的車子,也有的是家裡人給的。
最想買的大概是房子,就算以後沒有錢,好歹也要有個房子、車子什麼的。就像男孩子一定是有房子有車子,才會有老婆,總不能叫老婆成天搬家,以後有小孩還騎摩托車三貼吧?
如果沒什麼其他很需要買的東西,我會把錢存下來,覺得以前太會花錢了,要開始省一點,不過我很多朋友花得比我還凶,去舞廳一晚上就至少花掉五百塊。
以後啊,我想過平淡的生活,不要像現在煩惱好多事,還要分擔明友的心情。我同學有時候會哭著跟我說她是初戀,可是覺得對方只是玩玩而已,很傷心。
我自己談過四、五十次戀愛,交過很多型的男孩子,常是大家覺得喜歡就在一起了,也沒多久就斷了。現在我不太想交男朋友,要就交個比我大一點的男人。
我覺得結婚、生子還是必要的,我好多同學對這種事「哈」死了,穿著短裙在男生面前晃,恨不得男生撲過來。
國三的時候我開始搬出去住,認識一些朋友,覺得自己的思想不同了。我爸媽就很擔心,說我都出去玩,不做事,每天搖搖晃晃的,以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我其的覺得我們是迷失的一代,空虛、寂寞,大人認為我們學壞,其實有些地方我也不想去,但是我需要發洩啊!一回家我就待在房間,像得了自閉症一樣。
爸媽老是認為我還沒長大成熟,是小孩子,就把我排除在他們大人的世界外面。我年紀雖然小,但是我知道思想要有長進,我要爸媽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因為我在外面住,爸媽覺得我的朋友是壞的,害了我,其實不是,我們是互相影響,我很多六十五年吹的朋友,思想勝過大人,跟他們住在一起,只會增進自己的思考。朋友會幫我處理很多事,不像我爸媽就只會吵架,從我小時候他們就說要離婚,我根本不「鳥」他們,現在有事情的時候,找朋友比找父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