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讓台灣高教邁向卓越

來自教學現場的心聲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6-11-16

瀏覽數 52,750+

讓台灣高教邁向卓越
 

十年磨一劍,由教育部推動的「教學卓越計畫」今年達成十周年里程碑。教卓計畫以「教學卓越,十進位」為主題,11月12日在台北華山藝文特區策展,吸引眾多關注教育議題的民眾觀展。

當天除北部各大學展示特色教學成果外,另舉辦「台灣高等教育,未來如何走?」名人論壇,邀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中山生物科學系教授顏聖紘、台北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藍偉瑩出席,一起討論台灣高教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以下為論壇的部份精華內容: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好的教學須由下而上、從心及從新出發

讓台灣高教邁向卓越_img_1

       

台大教學發展中心成立至今十年,現已是亞洲最大規模的教發中心。根據英國泰晤士報調查,台大在「教學」項目排名全球大學60幾名,是很前面的。我想分享台大在教學領域,十年來是如何脫胎換骨的。

我在台大教發中心待了6年,很深的體悟是,提升教學品質不只靠經費,關鍵是如何改變老師。我認為教學要邁向卓越有三個祕訣:由下而上、從心開始、從新出發。

首先,教育的翻轉與進步應是由下而上。要改變教學,必須先改變老師;要改變老師靠的是感動,而非由上而下的壓迫,壓迫只能得到表面的服從,卻得不到老師的心。如果我們都無法改變老師的心,讓老師以教職為傲、為榮、為樂,又怎能指望老師教好學生?

想改變老師,要從「心」出發、感動老師。我在台大曾和同事發起一個「教師感恩周」活動,11月中期中考過後在校園擺攤,讓學生寫卡片感謝老師,我們幫忙送卡片。

第一年,我們很怕反應不熱烈,會不會整間台大只有5、60位學生寫卡片給老師?結果一周內,我們送出5000多張卡片,超過1500位老師收到卡片。曾有一位對教學倦怠的教授跟我說,收到卡片,才知道原來學生對老師的付出如此感念。

 最後,從「新」出發。台大每年約有80位新進教授,我們會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帶領新老師。我很驕傲的是,現在台大40歲以下的年輕教授,普遍會認為「書教不好」是丟臉的事,這是教學進步的動力。

十年來,我們發現許多老師真的被感動,教學品質也出現改變。其實不只是幫助台大老師,我們更希望幫助其他學校,甚至中小學老師提升教學品質,讓台灣的教育愈來愈好。

中山生物科學系教授顏聖紘:我們該花更多時間教育大人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讓台灣高教邁向卓越_img_2

其實我最想談的問題是:我們心中理想的教育是什麼?如果這塊沒有講清楚,很多教育的改革會徒勞無功。

一個感觸是,我們其實要花更多時間教育大人。現在很多父母希望子女找份安穩工作,但孩子應具備的不是找份安穩工作的能力,很多學生連基本的自理生活能力也沒有。這並非學生問題,原因是家長長期過度介入,學生對很多事物缺乏觀察,也缺少耐心。

我現在帶大學生做專題研究,很多學生常想不出研究題目。原因很多種:缺乏觀察事情的能力,或缺乏閱讀能力,他們甚至不曉得某個議題是值得觀察、分析的。

現在很多學生是忙碌的學習,例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他們已開始習慣在50分鐘內寫完大量的試題,但這種自以為理解的學習,其實是背誦,考完試便全忘了。大量的學習,換來大量的空虛。

 台北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藍偉瑩:給孩子自己飛翔的勇氣

讓台灣高教邁向卓越_img_3

我覺得台灣教育改革的問題是,我們從不把別的階段的改革當作自己的事。企業抱怨大學沒訓練好人才、大學抱怨高中沒教好學生……,可是教育體系是連貫的,如果我們從不關心孩子先之前受了什麼教育,我們又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台灣學生從小被關在教室寫考卷,他們從未好好觀察外在環境、發展好奇心。很多孩子升上國中後,開始出現學習挫折,甚至得看心理醫師,為什麼剛要開始學習的年紀,卻已經害怕學習?我們必須重新檢視不同的教育階段,是否真正達到它的目的。

我服務的麗山高中比較特別,全校學生必須修12學分的專題研究課,孩子們要分組研究、討論,可以從文學、物理、化學……他們有興趣的學科著手。除了專題研究,孩子還要利用剩餘時間玩社團、溫習課業,他們比同齡的孩子更忙碌。

但,麗山高中的學生卻更早學習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取捨、如何探索自己的興趣。我告訴家長們,請他們多點耐心看著孩子長大、面對生活,因為能做一件對自己而言最快樂的事,他將來就會是那個領域最頂尖、卓越的人,不需要符合世俗的標準。

還好,我遇到愈來愈多家長是以這樣的心態陪伴孩子,也不會強迫孩子念特定科系。我認為父母只要做一件事:不要利用孩子滿足自己的成就,而是耐著性子陪孩子長大。要做這樣的改變並不困難,只要多一點努力,就能看見成果。

我今年教書第23年,我知道自己不可能陪學生走一輩子,所以我必須讓他們有勇氣飛翔。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