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光握在手裡,代表每個人都握住了自己期望的未來,」這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在去年聯合國歡慶成立70周年的大會上,發表的一段談話。
馬拉拉說這句話時,她和身後192名年輕人手持的小小藍光,一同亮起,場面動人。
馬拉拉握在手中的小小光芒,有著大大學問。那是盞太陽能LED摺疊燈「Solarpuff」(發光泡芙)。
Solarpuff在太陽下充電5到8小時後,便能發光,最多可使用12小時。和其他同類產品多使用硬式塑料材質相比,Solarpuff用防水帆布,重量只有75公克,輕薄短小、方便攜帶。
發明Solarpuff的,是韓裔美籍的Alice Min Soo Chun,她也是Solight Design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Alice曾在哥倫比亞和賓州大學擔任建築與設計教授,她說自己有教授、社會企業家、作家等多重身分,但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名母親。
Alice的兒子一出生就患有氣喘,帶兒子就醫的過程中,她看到許多孩子有類似問題,便著手研究全球暖化議題對人類的影響。
她指出,75%的空氣污染出於能源消耗,人們使用化石燃料,也會對環境帶來破壞。
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Alice更發現,世界上有16億人口生活在缺乏穩定電力的環境,他們只能依靠煤油燈,做為夜間照明。但煤油燈燃燒時,會釋放有毒氣體,有引發呼吸道疾病和火災的風險。
於是,Alice決定發揮所長,設計出替代煤油燈,且對環境無害的燈光Solarpuff,讓人人都能享有乾淨的光。
根據統計,如果全美人民平均每天使用Solarpuff一小時,一年將能減少11億噸的碳排放。
透過Solight Design全員的努力和群眾的力量,Solarpuff在Kickstarter上快速募資成功。如今,Solarpuff量產並輸出到全球,不論已開發、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印度、海地、非洲等國,都能看到Solarpuff。
近年來,Solight Design也持續和聯合國、各個非政府組織合作,提供貧困地區Solarpuff。Alice的伙伴在海地被馬修颶風(Hurricane Matthew)肆虐後,立刻前往當地分送Solarpuff,給予支援。
Alice特別分享幾個推廣Solarpuff的小故事。她提到,團隊曾在希臘難民營碰到一個負有槍傷的敘利亞女人。女人休養兩個月後,揹著背包、帶上飲食,以及一盞Solarpuff,便離開難民營,「八個月後,她傳了照片來,說她順利抵達柏林,」Alice說。
又或者是Alice的伙伴歷經千辛萬苦,將Solarpuff送到尼泊爾的高山,分送給當地人民,而他們隨即用Solarpuff唱了整晚的歌、跳了整晚的舞。
「你必須抱持信念,熱愛你正在做的事情,試著解決問題,人們會過得更好,」對於Solarpuff產生的力量,Alice很有感觸。
今年3月,桃猿Lamigo棒球隊的主場,舉辦了一場「Earth Hour節能減碳愛地球」的活動,當時球場熄燈,草坪上則布滿Solarpuff。
「喔耶!」提到這個活動,Alice大聲歡呼。她認為,台灣人很友善,沒有什麼事情辦不到,極具社會創新的潛力,「相信這裡會有許多很棒的事情發生。」
目前,為了回應廣大「貝殼」(backers)的需求,例如有人要黃光、有人要五彩的光,以及某些貧困地區希望價格能更便宜,Solarpuff已開發到第二和第三版,正在Kickstarter上募資。
Alice透露,Solarpuff未來會結合科技,加上藍芽等無線遙控功能,應用到農業、景觀照明領域
照片:由貝殼放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