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綠野仙蹤》裡有個奧茲王國,小女孩桃樂絲和小狗托托,被一陣龍捲風吹到這個與世隔絕的神秘國度,遇見獅子、機器人、稻草人,展開一段冒險的旅程。
鄒駿昇心中的臺北,也像是奧茲王國。「我每次想到臺北,就會想到一個在盆子裡面的小都市。」他說,如果要畫臺北,他會把這城畫在一個臉盆裡,裏頭塞滿摩托車和小屋子。雖然悶熱擁擠,但只要不到半小時的車程,便可以輕鬆抵達有樹林、有空間的郊區,像是輕輕敲打女巫的銀鞋,來去自如。
關於臺北的面貌,你看見了什麼?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由臺北市文化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主辦的「國際設計大展」,在主展場松山文創園區6大展館中,臺北風格1館的主題「Visual Taipei」,策展人鄒駿昇便提出這個問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展,不只把城市介紹給世界,更讓大家看見世界眼中的臺北。
圖說:國際設計大展 臺北風格1館「Visual Taipei」
主題創作:不只把臺北介紹給世界 也要把世界介紹給臺北
臺北是什麼模樣?我們看見的,一定和外國人不一樣。因應臺北世界設計之都,鄒駿昇特別邀請18個不同國籍的國外藝術家,以臺北生活為主題進行創作。
日本藝術家木內達朗看見的臺北,是色彩繽紛的傳統市場。「他把我們的市場畫得好有氣質!」鄒駿昇觀察,無論在光影、色彩的呈現,都有別於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的市場風貌,呈現出不同於在地眼光的新都市風景。
蘇格蘭插畫家Paul Blow偏好時事、敘事型的創作,在他筆下的台灣,就是一台摩托車。台灣是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Paul Blow用浪漫的方式,也令我們看見另一個角度的「機車王國」。
「為什麼是別人要來認識你?」鄒駿昇說,比起讓世界認識台灣,他更想把許多優秀的、知名的國際創作者和作品帶進來,讓台灣民眾看見更多元、更豐富的城市風貌、角度與展覽內容。
圖說:參展作品〈大加蚋台北城〉洪添賢。
跨界合作:在藝術和設計之間的東西,會是什麼?
「Visual Taipei」另一個展覽重點是跨領域合作。
作為創作者,鄒駿昇並不把自己定義完全的「設計人」。他的插畫或視覺藝術作品,常被承載於不同的載體和媒介上;除了純藝術或是設計領域,在今日,也有更多跨領域的創作開始發生,商業、時尚、藝術、設計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不斷碰撞混搭,也產生了更多有趣、具有潛力的創作。
為了呈現「介於之間」的概念,在跨界創作主題展區,除了將展出日本藝術家Natsko Seki與Louis Vuitton合作的倫敦旅遊書裡的創作、法國雙人藝術創作組合Zim & Zou為Hermès設計的展示櫥窗等;也以經典Eames Molded Plastic Side Chair作為載體平台,邀請服裝設計、插畫繪本、當代藝術等15位不同領域的國內外藝術家進行彩繪與創作,展現不同領域、不同風格交融的火花與碰撞。
圖說:為Hermes設計展示櫥窗的法國雙人藝術創作組合Zim & Zou。
國際藝術家交流:讓創作說話,讓作品發聲
鄒駿昇說:「每一個藝術家都是獨立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話要說,就讓他們的作品發聲。」除了主題創作、跨界合作,在此次的「Visual Taipei」大展中,鄒駿昇也特意不限定主題,邀請近60位國內外創作者、超過300件作品共同展出。
曾在國外求學、生活,也多次獲得國際性大獎肯定,鄒駿昇看見世界上有太多優秀且知名的創作者,尚能有機會被台灣人認識。透過此次大展,鄒駿昇期盼能夠藉著這些作品的展出,能更擴大觀眾對於平面藝術、動畫、繪本插畫、動畫等不同領域的視野,欣賞更多美好的作品。
圖說:參展藝術家Paige Jiyoung Moon。
用心生活 城市將帶給你能量
或許是受到創作者的性格影響,鄒駿昇談起這座城,始終維持著某種沈靜與客觀,像是聊起一個童話故事裡的遙遠王國,也像是從故事創造者的視角,從好高好遠的地方俯瞰整個城市。
他說,他喜歡臺北的緊和鬆,有擁擠的車潮也有近郊的綠蔭;能享受夜晚霓虹燈的繁華、巷弄間的探險,當然也能到安靜的山頭俯瞰整個閃閃發光的夜景。即使並非土生土長的臺北人、也深受國外生活、教育經驗的薰陶與刺激,他仍明白:自己的創作始終帶著某種在地特色,那是這塊土地、這個城市帶給他的滋養。接下來,他也期望進一步將臺北作為港口,將更多美好的作品與創作帶向國際。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大展 臺北風格1館「Visual Taipei」】
時間:2016.10.13-10.30 10:00-18:00 免費入場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2號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