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玩創新‧解碼香港年輕創科新力量

見‧識香港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6-10-14

瀏覽數 14,700+

(圖說:Bull.B Tech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是香港年輕創科力量的代表之一。)
(圖說:Bull.B Tech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是香港年輕創科力量的代表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香港的年輕人充滿創意與夢想,由他們所「玩」出來的創科發明,是香港的創科新力量!香港年輕人具創意的科技產品與服務,逐漸成為亞洲最吸睛的焦點。

製作公司想找模特兒試鏡,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只要滑滑手機或平板電腦,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功能與系統化介面,就可以同步與經紀人、模特兒直接聯繫,省下了冗長的溝通時間與仲介費用。這是日本模特兒公司最新使用的科技應用系統。該系統並非來自日本,而是出自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香港科創公司Bull.B Tech之手,Bull.B Tech也是香港年輕創科力量的代表之一。

玩創新‧解碼香港年輕創科新力量_img_1

(圖說:數碼港Smart-Space提供彈性的共用工作間,讓初創企業租用。)

數碼港為基地 以培育和參賽爆發創新活力 

創新,不一定是突發奇想。從生活中尋找更便捷的可能性,利用各式科技平台的發展、網路和資源共享的科技,也可以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

香港也正走在這股創新科技的浪潮上。近年,香港各大學院校透過各種創新競賽活動,鼓勵年輕人跨界思考、跳脫框架,跟著這股科技浪潮進行創新創業;從產官學研各面向,香港正加碼投放適當資源支援香港數位創新科技的發展。當中,數碼港(Cyberport)擔當重要角色。這個結合科技與數碼內容業務租戶的創意數碼社區,雲集超過700家社區成員,一直專注培育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的新創企業與創業家、推動協作以集中資源及締造商機,以及推行策略發展計劃及合作,促進數碼科技普及化。

Bull.B Tech就是這股浪潮下的成功案例。這家才成立4年的科技公司,是「數碼港培育計劃」的駐場培育公司。創辦人陳易希才26歲,卻已利用科技實踐創意點子,為企業研發手機應用程式(APP),至今已開發超過30個APP,客戶包括香港多個大型通訊、地產和飲食企業,以及國際著名品牌等。

香港人對陳易希一點也不陌生,在2004年他年僅14歲時,憑發明「智能保安機械人」獲得第55屆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物理學二等獎,翌年國際天文學聯盟更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顆小行星,因而被譽為「星之子」。

陳易希在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後沒有選擇進入職場,他竟放棄了一份月入3萬港元(約12萬台幣)的高薪厚職,靠自己在大學時參加創新創業比賽贏回來的獎金,與友人創辦Bull.B Tech,踏上較少人走的創業之路。他其後以iPad2的電子餐牌手機應用程式,贏得香港數碼港「傑出資訊及通訊科技青年奬」;Bull.B Tech也參加了數碼港培育計劃,獲得逾30萬港元(約120萬台幣)資助及免租辦公室兩年。對於香港在科技發展上的資源協助,陳易希分享:「除了注資以外,公司的最大收獲是建立更多投資人與市場人脈的連結,以及獲得參加展覽的機會,讓產品得以曝光。」他亦表示,有機會不斷地嘗試參加比賽,過程讓他認識了不同行業的創業者、專業科技研發人員與企業家,並從他們身上汲取創業的成敗經驗,也讓自己快速找到市場定位。

玩創新‧解碼香港年輕創科新力量_img_2

(圖說:香港創意數碼社區-數碼港。)

追求卓越 持續提升支援 開拓國際市場 

陳易希說,與4年前他創業時比較,近幾年在全球科技創新風潮的帶動,加上香港政府政策積極鼓勵創新,越來越多香港的年輕創業團隊走上創新科技之路。作為先驅,陳易希也帶領香港創新科技界開拓國際市場。現時,Bull.B Tech已成功走出香港,除日本外,也順利協助印尼的商品交易所建置商品、原物料交易系統,充分發揮香港Fintech的優勢,在東協市場建立了灘頭堡。

陳易希也擔任香港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就策略性及按階段提升香港的創新及科技領域,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協力。有見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潛力,數碼港也不敢怠慢,加強相關服務,除了將成立投資創業基金支援初創企業,亦把Bull.B Tech曾參與的培育計劃的名額,由50個倍增至100個。作為香港最大的創新及科技共用工作間之一的數碼港Smart-Space,亦會將辦公室和工作間等設施增加50%。

在全球工業技術與資通科技佔有一襲之地的台灣,AppWorks(之初投創)近年來在台灣扮演網路創業的「產業加速器」(Accelerator)的角色,希望為年輕創業者解決資金、經驗與人才不足的問題。AppWorks投資經理江旻峻表示,成立於2010年的AppWorks,每半年一屆便邀請35支最具潛力的新創團隊進駐,成為專為數位經濟創業者所打造的渦輪引擎。近年獲邀團隊更包括來自香港等亞洲不同地方。AppWorks到目前已為11個香港團隊提供輔導,亦有數個台灣本地團隊最終到香港開拓境外市場。

善用各自優勢 在創科世紀創造協同效應 

江旻峻指,AppWorks很早便發現年輕科技創新團隊會面臨沒時間蒐集情報、對產業變化缺乏掌握度、得不到關鍵通路夥伴的關注或對資本市場了解不足等問題,因此AppWorks除了提供創業空間,更網羅數位科技的前輩擔任指導顧問,幫助創業者調整商業定位。

港、台在科技發展上可利用各自優勢,相互配合。就江旻峻的觀察,台灣具有數位創新的經驗,而香港則擁有強勁的國際運籌管理能力,加上有卓越的金融業與服務業當後盾,配合香港人所擅長的市場行銷,因此香港創新科技人才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邁向全球市場。

江旻峻補充,香港是國際企業集團眼中進入亞洲的門戶,而台灣則擅長數位創新與科技製造。港、台兩地的年輕創科人才可積極攜手合作,聯手創造一股強大的創新科技力量。

《見・識香港》創新拓視界

  →更多關於香港的資訊,請瀏覽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網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