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每年審預算部是熱鬧哄哄的,但立法委員真的能為人民看緊荷包嗎?
現在各部會預算例由立院各該主管委員會會同預算委員會共同審查。例如國防預算係由國防委員會及預算委員會主審,其他委員會委員亦得參加,們無表決權。日前多數委員會均有委員七八人,因此兩個委員會共有三十六位委員可參與審查,但通常能有三分之一委員出席審查就算不錯的了,所以預算審查有時很容易被左右。
審查預算並非簡單的事,各單忙的預算書堆在一起超過二張桌子高,有時翻都不知道從哪裡翻起。很多委員雖然知道行政部門編列的預算相當浮濫,但要砍又不知從何砍起,胡亂砍一下假充內行的大有人在。有時報載某立委砍了某機關幾千萬預算,若不察可能就以為立委為大家省下不少民脂民膏。殊不知預算根本沒有砍對地方,該刪的沒刪,不該刪的卻被刪得一團糟。
兩種護航
部分立委大砍預算,並非在為人民看緊荷包,立要是公報私仇。因為主管機關對其關說事項不夠禮遇,因此「預算見」,此在各級民意機關都是如此。也有人大砍預算是為顯示威風,給被審機關下馬威,以便來日之用。當然,也有真正為人民看緊荷包刪減預算的委員,不過這種懂預算又努力從公者,為數並不太多。
另有部分委員審預算是專門護航的,這種護航委員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為選票而來的,例如部分所謂的軍事立委,審查預算時,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如何讓國防預算順利通過,至於預算編列是否妥當,多在所不問。去年購買F-16戰機案,一共五千餘億元預算,九年的預算一次編列,內容大有問題,但卻在執政黨動員護航下,一個上午就全案通過。國防預算浮濫甚多,尹清楓命案的發生,間接地說,與此類粗糙的預算審查都有關係。
另一種護航的狀況,是立委衝著自己利益來的。例如,他有一幢大樓要租給某部會的單位當辦公室,該委員就會全力護航使該筆租金預算通過。類似情形發生在公營事業預算裡尤多,時常發生租金或房屋售價遠高於市價的利益輸送現象,但有人護航,通過的機率仍很大。
有的委員審查預算一切為選票計,例如從前在審查高速鐵路預算時,有的委員就揚言:只要高鐵在他的選區設站,高鐵無論編多少預算,他都贊成;反之,如不設站,一切免談。基此以觀,將來高鐵預算如要通過,勢必加倍設站,高速鐵路可能要變成慢速鐵路了。
更糟糕的是,每次預算審查時間都不夠,最後經常包裹表決,全案通過。執政黨在立法院是多數,充分瞭解這種現象,因此審預算時任你吵吵鬧鬧,他們都老神在在,一點也不著急。最後時間來不及了,就全案包裹表決通過,大家歡喜,但民脂民膏卻倒了楣。
所以,立法院審預算不能說部沒有用,但是若相信立法院會真的為人民看緊荷包,那就太天真了。